[发明专利]一种可伸缩式带撬棍螺母扳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9418.6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5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罗佳;李现勤;喻登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23/00;B25F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图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3 | 代理人: | 刘竹 |
地址: | 4022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撬棍 螺母 扳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伸缩式带撬棍螺母扳手,包括短段和长段构成的L型结构,所述短段的一端与所述长段一端垂直连接,短段和长段都为空心杆结构;所述短段另一端设有六方套筒,所述长段包括至少两层空心杆,相邻两层空心杆的内层空心杆与其外层空心杆之间为间隙配合,内层空心杆可以从其外层空心杆中拉出。本发明通过将撬棍和螺母孔都设置到一端,实现同一工具实现两种功能,且不降低力矩,并且可以通过伸缩机构实现增大力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维修工具,特别是一种螺母扳手,具体公开了一种可伸缩式带撬棍螺母扳手。
背景技术
螺母扳手和撬棍都是车载工具中常见的工具,在进行车轮螺母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螺母扳手和撬棍,目前市面上的螺母扳手和撬棍一般都是单独设置,容易造成丢失,为了提高修理工具的集成化,有部分设计人员研究了一些可以将两者组合为一体化结构的,如公告号为CN201483418U的中国专利《一种多功能扳手》,其公开了一种在撬棍的把手上设置多个螺母孔的结构,来实现合二为一,公告号为CN 202924694 U的中国专利《一种新型撬棍》,在其两端分别设置撬棍和螺母孔,还有公告号为CN 207044054 U的《一种车轮螺母扳手带撬棍组合件》,公开了也是一种一端为螺母孔另一端为撬棍的结构,且采用电动操作。但目前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使用效果都不是很好,不管是将螺母孔设置在一端还是中间,都难以在另一端有撬棍的情况下施力,容易伤到操作者,且容易造成力矩变短和结构不稳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伸缩式带撬棍螺母扳手,其通过将撬棍和螺母孔都设置到一端,实现同一工具实现两种功能,且不降低力矩,并且可以通过伸缩机构实现增大力矩的效果。
一种可伸缩式带撬棍螺母扳手,包括短段和长段构成的L型结构,所述短段的一端与所述长段一端垂直连接,短段和长段都为空心杆结构;所述短段另一端设有六方套筒,所述长段包括至少两层空心杆,相邻两层空心杆的内层空心杆与其外层空心杆之间为间隙配合,内层空心杆可以从其外层空心杆中拉出。
进一步的,内层空心杆在靠近长段与短段连接处的一端内部安装有弹簧固定扣,弹簧固定扣端部穿过内层空心杆和其相邻的外层空心杆,实现对内层空心杆和其相邻的外层空心杆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长段,在除最内层的空心杆的其他空心杆的内壁都设有一个朝向长段开口方向的台阶,每一根空心杆相邻的内层空心杆的一端抵紧此台阶,另一端伸出其相邻的外层空心杆的开口。
进一步的,在长段的开口方向设有固定堵头,所述固定堵头包括堵头本体所述堵头本体为带轴向沉孔的圆柱段,固定堵头的沉孔内壁与最外层的空心杆外壁连接,使固定堵头与最外层的空心杆固定,并将其他空心杆抵接在沉孔内,以此实现让每一层空心杆在不需要伸缩的时候能相对保持固定。
进一步的,在最外层的空心杆开口处外侧边缘设有外螺纹,在堵头本体的沉孔内侧设有与其配合的内螺纹,固定堵头与最外层空心杆旋紧固定。
进一步的,在堵头本体的沉孔中心设有堵头芯,所述堵头芯为软质材料,塞入最内层的空心杆,使固定堵头与最内层的空心杆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芯与堵头本体为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芯根部设有金属段,金属段设有外螺纹,在堵头本体的沉孔中轴设有与金属段外螺纹配套的螺纹孔,金属段插入螺纹孔并与其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六方套筒焊接设置于短段开口端,且六方套筒的内接圆直径不大于短段的内径。
进一步的,一种可伸缩式带撬棍螺母扳手还包括:撬杆,撬杆连接到短段的六方套筒中,所述撬杆包括六边形座、撬刃、定位环,所述六边形座与六方套筒相配合,定位环限制六边形座伸入的深度。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潍柴(重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9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