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橡胶热传递实时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18913.5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1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姚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浙云 |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14;G01K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橡胶 传递 实时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金属橡胶在轴类零部件安装时的散热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橡胶热传递实时监测装置,包括轴类零部件,轴类零部件的外壁右侧固定套接有金属橡胶套环,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设置分层探针实现对金属橡胶内腔进行多层位置测温,从而便于清楚的了解金属橡胶内腔热传递的规律,同时利用时间和空间建模模块,实现对时间和空间不同定量进行数据分析,使得监测的结果更加科学准确;通过上卡板和下底座的配合,实现测温装置的便捷固定安装,配合挤压弧板,实现进一步的挤压固定安装,同时利用主探针不仅测量热传递的初始温度,同时根据主探针的测量数据判断测温装置的安装情况,便于及时发现测温装置的安装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橡胶在轴类零部件安装时的散热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橡胶热传递实时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橡胶是一种均质的弹性多孔物质,是用一定的工艺方法,将一定质量的、拉伸开的、螺旋状态的金属丝有序地排放在冲压(或碾压)模具中,然后用冷冲压方法而成型的。它的原材料是金属丝,既具有所选金属固有的特性,又具有像橡胶一样的弹性,故因此得名。
金属橡胶多孔且可以在华氏700度的高温下不燃烧,也可以在华氏-167度的低温下不变性,因此金属橡胶经常套接在轴类零部件的外壁用以实现散热,现有的测温装置无法实现对金属橡胶内部温度的热传递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监测的数据较少,只能探测热传递的初始温度和金属橡胶的外壁温度,从而导致监测的准确性较低,同时测温装置安装在轴类零部件的外壁容易造成磨损脱落,而监测装置无法及时做出反应,从而影响测温监控的质量。
为此提供一种金属橡胶热传递实时监测装置,以解决对金属橡胶内部热传递的有效测温问题和固定安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橡胶热传递实时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橡胶热传递实时监测装置,包括轴类零部件,所述轴类零部件的外壁右侧固定套接有金属橡胶套环,轴类零部件的外壁左侧套接有上下对称的下底座和上卡板,所述上卡板的上端内腔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上卡板的下端开设有半圆截面的上卡槽,上卡板靠近金属橡胶套环的一侧竖直线性分布有四根分层探针,上卡板的下端面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耳座,所述上卡槽的内腔正上方设置有主探针,上卡槽的内腔设置有前后对称的一对挤压弧板,上卡槽与挤压弧板相重合的位置内壁设置有向内凹槽的收纳槽,所述下底座的上端中间横向贯穿开设有下卡槽,下底座的上端面前后侧边设置有相互对称的一对第二耳座,前后对称的一对所述挤压弧板之间留有间隙,且前后对称的挤压弧板之间的间隙上端正对温度传感器,挤压弧板的上端外壁与上卡槽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挤压弧板的上端外壁,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收纳槽的内腔,第二弹簧的挤压伸缩长度与收纳槽的深度相同,所述下卡槽的上端与上卡槽的下端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分层探针的一端横向平行插接在金属橡胶套环的内腔,分层探针位于金属橡胶套环内腔的一端端部设置有探头,所述探头贴合在金属橡胶套环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主探针的上端连接温度传感器,主探针的下端延伸至上卡槽的上端内壁,且主探针位于左右对称的挤压弧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耳座与第二耳座上下对称分布,第一耳座与第二耳座之间竖直插接有锁紧螺栓,第一耳座与第二耳座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锁紧螺栓的中间段外壁,第一弹簧的上端抵在第一耳座的下端面,第一弹簧的下端抵在第二耳座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下卡槽与上卡槽之间形成的圆形截面内腔设置为安装内腔,所述安装内腔的内壁紧密压合在轴类零部件的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浙云,未经姚浙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8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