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线隧同心隧道的钢弹簧浮置板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8462.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书臣;董岩;林聪;徐艳成;吴平刚;肖荣帅;王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19/00;E01B2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郭平平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同心 隧道 弹簧 浮置板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线隧同心隧道的钢弹簧浮置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准备:测量对调线调坡数据进行线路复测后进行曲线线隧同心偏移量进行计算,并根据其数据对隔振器位置、中心水沟位置进行钢筋桩定位;
2)基底施工:利用预铺地段附近风井或盾构井做为下料口,将基底施工材料转运至预铺地段,完成施工材料的转运,并依次完成基底钢筋绑扎、中心水沟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水沟钢盖板铺设、隔离膜铺设等工序,即完成基底预铺工序;
3)道床铺设施工:
S1:组装钢筋笼轨排,将组装的钢筋笼轨排存储在铺轨基地备用;
S2:将存储在铺轨基地的钢筋笼轨排吊装运输至施工作业面,使钢筋笼轨排就位;
S3:就位后对轨排结构部件存在的变形、移位进行整修,并对轨道的架设及轨道几何尺寸进行初调整;
S4:轨排架设时在轨排上安装剪力铰和伸缩缝,在过渡板与普通道床相接板端纵向0.8m范围内设置限位挡台;其中,圆形隧道限位挡台钢筋预埋入普通道床长度不小于1.5m,矩形隧道限位挡台钢筋预埋入浮置板基底;
S5:浮置板架设到位后,进行“耳朵”、“翅膀筋”、限位挡台筋绑扎,如果有配重凸台,进行配重凸台筋绑扎;
4)道床浇筑:与基底浇筑方式一致,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道床,保证钢轨的轨枕正好没入混凝土中;
5)顶升作业:利用放在隔振器上的液压千斤顶的液压柱塞顶住内套筒顶板,抬起浮置道床达到设计的顶升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基底钢筋绑扎工序为:浮置板基底钢筋在铺轨基地加工棚集中下料、加工,纵向钢筋采用在现场直铺的方式人工进行绑扎;
基底水沟模板支立工序:模板采用中心水沟“梯形”模板和“门型架”的固定方式,基底浇筑一次成形,水沟“梯形”模板与“门型架”使用铁丝捆扎固定,“门型架”钢筋桩每2m设置一个;
基底混凝土浇筑工序:采用轮胎式罐车在隧道内运送、泵送浇筑的方式,商品混凝土到达下料口后,先将混凝土通过下料管流送至轮胎式罐车中,再由轮胎式罐车将混凝土流送至地泵从而开始进行基底浇筑作业;
水沟钢盖板的铺设:根据图纸设计尺寸布设水沟盖板,盖板中心线与水沟中心线重合;
隔离膜铺设:隔离膜沿线路纵向铺设,先铺线路中心部分,再铺设两侧墙部分,各接缝处应进行重叠搭接并错缝布置,搭接量不小于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S1中,钢筋笼轨排的组装包括浮置板钢筋加工和钢筋笼轨排一体化,其中:
浮置板钢筋加工过程为:对不同规格的钢筋分别进行加工、绑扎,钢筋采用在钢筋加工棚集中下料、加工,浮置板钢筋在轨排基地进行钢筋笼绑扎,“耳朵”及“翅膀筋”在施工现场进行绑扎,加工完的钢筋按规格、型号分类堆码,并做好标签;
优选地,钢筋笼轨排一体化施工过程为:设置拼装浮置板钢筋笼的台位,用于成型轨排、钢筋笼、隔振器以及观察孔整体钢筋笼的组装;
利用轨排旋转拼装平台完成轨排组装并将轨排吊装至浮置板钢筋笼拼装场地;
根据台位放样的线路中心线及图纸中隔振器的相对位置布设隔振器外套筒及观察孔;
将拼装完成的轨排吊装至浮置板钢筋笼拼装台位完成钢筋笼绑扎、隔振器外套筒绑扎;
将钢轨与整个钢筋笼用钢筋钩临时连接一起,存储在铺轨基地存储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位为混凝土硬化的水平面,在台位上设置浮置板端头线、浮置板钢筋笼中心线、套筒位置中心线等关键线,作为拼装钢筋笼轨排的基准线;
优选地,所述钢筋笼采用满扎方式即钢筋所有交叉点都用扎丝绑扎,每个绑点扎丝不少于2根;进一步优选地,纵向钢筋采用两种“9m+9m+9m”、“12m+12m+3m”搭接的方式进行绑扎,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50d,同一截面机械连接的受弯构件不应大于50%,将外套筒的吊耳与浮置板结构钢筋用铁丝绑扎;
优选地,所述轨排组装通过将钢轨与轨枕紧固连接完成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84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