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7981.X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洁;王文栋;谭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珠江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B1/61;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叠合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其包括矩形的叠合板本体和浇筑在叠合板本体上的浇筑板,叠合板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在水平方向纵横交错的加固钢筋,叠合板本体包括若干与加固钢筋固定连接的加固槽钢,加固槽钢分别靠近叠合板本体水平方向的端面,加固钢筋穿过加固槽钢并从叠合板本体伸出,加固槽钢开有若干供加固钢筋插入的插入孔,叠合板本体的上表面滑动设置有用于将沿插入孔插入的加固钢筋进行固定的活动槽钢。本申请具有减小两个叠合板本体之间的间隙,叠合板本体受到的牵引力较为均衡,操作方便,且不易破坏叠合板本体的结构强度,相邻两个叠合板之间对齐过程较为方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造价低的优点,但由于预制构件自重较大,吊装困难,不便于构件与构件之间进行组装。装配式建筑叠合板结构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结构将楼板的厚度分为构件工厂预制和现场浇筑两部分,这样既可减轻构件运输和安装时的自重,现场又可不再采用模板和支模架,从而提高工效和保障施工安全;另通过现场二次浇筑,叠合板的承载力提高、建筑物整体刚度加强。
叠合板之间的拼接技术通常采用的形式为,叠合板一侧边凸出的钢筋插入另一块叠合板一侧的钢筋插孔中,形成钢筋连接方式。
现有的,如公开号为CN205369630U公开的一种预制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其包括外露于叠合板的预制筋,所述预制筋两端设有螺纹头或锚固用的弯头。所述预制筋为预应力钢筋。叠合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抗剪钢筋;所述抗剪钢筋的底部预埋在叠合板中,顶部高于叠合板的上表面。所述抗剪钢筋为倒V字形结构。叠合板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30。叠合板与墙梁之间以及叠合板互相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弯头锚固,保证连接精准可靠,减小楼面的平整度误差,所以不需要再调制低强度砂浆进行抹平找补偏差,也就增强了叠合板与后期的现浇混凝土层之间的抗剪强度且省工省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上述预制筋两端设有的螺纹头或锚固用的弯头进行连接时,连接处存在较大空隙,填补空隙容易出现拼接误差,使得两块叠合板之间的两个螺纹头在连接时需要精准对齐,操作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使相邻两块叠合板对齐过程中操作较为方便,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包括矩形的叠合板本体和浇筑在叠合板本体上的浇筑板,所述叠合板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在水平方向纵横交错的加固钢筋,所述叠合板本体包括若干与加固钢筋固定连接的加固槽钢,所述加固槽钢分别靠近叠合板本体水平方向的端面,所述加固钢筋穿过加固槽钢并从叠合板本体伸出,所述加固槽钢开有若干供加固钢筋插入的插入孔,所述叠合板本体的上表面滑动设置有用于将沿插入孔插入的加固钢筋进行固定的活动槽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相邻两个叠合板主体的加固钢筋相互插入并进行固定,任一叠合板本体上的加固钢筋从相邻叠合板本体的插入孔插入并与活动槽钢固定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活动槽钢在叠合板本体的表面滑动,活动槽钢对相邻的叠合板本体进行水平方向进行牵引,减小两个叠合板本体之间的间隙,叠合板本体受到的牵引力较为均衡,操作方便,且不易破坏叠合板本体的结构强度,相邻两个叠合板之间对齐过程较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加固钢筋包括加固段和伸出段,伸出段位于加固段的两端且伸出段伸出于叠合板本体,所述加固段位于两个相对的加固槽钢之间且与加固槽钢固定连接,所述插入孔位于相邻两个加固钢筋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任意两个相互连接的叠合板本体的伸出段相互插入另一叠合板本体内,方便相邻两个叠合板本体之间通过各自的伸出段传递载荷,且由于加固段固定于加固槽钢上,均匀交错分布的加固钢筋分布均匀,两个叠合板本体之间的载荷分布较为分散,不易使加固槽钢局部受力较大产生应力集中,提高叠合板本体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珠江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珠江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