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化料筒的螺杆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17906.3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3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林一波;徐文良;何建领;周渊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565 | 分类号: | B29C48/565;B29C48/54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6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化 螺杆 结构 | ||
1.一种塑化料筒的螺杆结构,包括一螺杆本体(1),该螺杆本体(1)的右端构成为螺杆驱动机构连接段(11),中部构成为物料驱赶螺纹段(12),左端构成为熔融料导出锥头(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混料段(14)和一混料环(15),混料段(14)包括销钉型分流段(141)、沟槽强制送料段(142)和熔体混匀段(143),销钉型分流段(141)位于所述物料驱赶螺纹段(12)与沟槽强制送料段(142)之间,熔体混匀段(143)位于沟槽强制送料段(142)与所述的熔融料导出锥头(13)之间,混料环(15)套置在所述熔体混匀段(143)上并且与熔体混匀段(143)以及所述熔融料导出锥头(1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料筒的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销钉型分流段(141)的表面并且围绕销钉型分流段(141)的圆周方向间隔构成有凸起于销钉型分流段(141)的表面的料流方向改变销钉(1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化料筒的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销钉型分流段(141)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各相邻两排上的所述料流方向改变销钉(1411)的位置是彼此错开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塑化料筒的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流方向改变销钉(1411)凸起于所述销钉型分流段(141)的表面的程度为3-7.5mm,并且料流方向改变销钉(1411)的形状呈三棱台、四棱台、六棱台或圆锥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料筒的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沟槽强制送料段(142)与销钉型分流段(141)之间形成有一分流料引导腔(144),该分流料引导腔(144)的表面低于销钉型分流段(141)的表面;套置在所述熔体混匀段(143)上的所述混料环(15)在使用状态下通过模头颈固定圈(2)与模头颈(3)固定,并且所述熔融料导出锥头(13)位于模头颈(3)的模头颈腔(3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化料筒的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槽强制送料段(142)包括以间隔状态构成于沟槽强制送料段(142)的长度方向的沟槽强制送料槽(1421),各两相邻的沟槽强制送料槽(1421)之间由送料槽分隔凸起(1422)分隔,在送料槽分隔凸起(1422)的上表面并且循着送料槽分隔凸起(142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分隔凸起熔体送料槽(14221),该分隔凸起熔体送料槽(14221)的右端端口与所述分流料引导腔(144)相通,所述沟槽强制送料槽(1421)的右端端口形成送料槽出料口(14211);在所述熔体混匀段(143)与送料槽分隔凸起(1422)的左端端面之间构成有一送料槽引导腔(145),所述送料槽出料口(14211)与该送料槽引导腔(145)相通;在所述混料环(15)上并且围绕混料环(15)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与所述熔体混匀段(143)相配合的混料环腔(1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化料筒的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熔体混匀段(143)上并且围绕熔体混匀段(143)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第一混匀齿圈Ⅰ(1431)和一第二混匀齿圈Ⅱ(1432),第一混匀齿圈Ⅰ(1431)与第二混匀齿圈Ⅱ(143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混匀齿圈熔体过渡腔(1433),第一混匀齿圈Ⅰ(1431)由彼此呈一隔一分布的第一混匀齿台Ⅰ(14311)与第一通料凹道Ⅰ(14312)组成,第二混匀齿圈Ⅱ(1432)由相互呈一隔一分布的第二混匀齿台Ⅱ(14321)与第二通料凹道Ⅱ(14322)组成;所述送料槽引导腔(145)通过所述第二通料凹道Ⅱ(14322)与所述混匀齿圈熔体过渡腔(1433)相通,而该混匀齿圈熔体过渡腔(1433)通过所述第一通料凹道Ⅰ(14312)以及所述混料环(15)的混料环腔(151)与所述熔融料导出锥头(13)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化料筒的螺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匀齿台Ⅰ(14311)的位置是与第二混匀齿台Ⅱ(14321)错开的,并且第一混匀齿台Ⅰ(14311)以及第二混匀齿台Ⅱ(14321)的横截面形状呈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9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