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真空保持与泄压疏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7514.7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5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于靖华;赵金罡;冷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B13/10 | 分类号: | B61B13/10;B60L13/04;B61B13/0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管道 高速 磁悬浮 保持 疏散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真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真空保持与泄压疏散系统,包括能够进行分区式隔离的真空管道(1),真空管道的每个区间均自上而下被密封顶板(10)分隔成顶部通道(8)及轨行区(7),密封顶板上还开设有减压孔组(11);减压劈尖组能够移动使减压孔组在开放孔道与闭合孔道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真空管道每个区间内的顶部通道均具有独立的抽真空功能和充气泄压功能。本发明通过对系统内各组件的结构及它们之间设置方式、配合工作关系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列车正常运行工况时的真空保持与故障工况时的防灾疏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真空保持与泄压疏散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加快速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需求将日益凸显,轮轨式轨道交通的最高经济速度在400km/h左右,日本高速磁悬浮铁路可实现500km/h及以上。现有轨道交通速度进一步提高则受到空气阻力和噪声等因素的限制,为了减少空气阻力和噪声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升速度,将磁悬浮和低真空管道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实现更高速度。
真空管道高速磁浮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轮轨式铁路属于颠覆性技术创新,国外已经有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技术的相关研发工作,包括车体结构、牵引系统、轨道系统、运行控制系统性能及空气动力特性等相关研究,而对于高速磁悬浮列车在真空管道内的运行时的真空保持与故障工况时的防灾疏散尚处于空白状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真空保持与泄压疏散系统,其中通过对系统内各组件的结构及它们之间设置方式、配合工作关系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高速磁悬浮列车正常运行工况时的真空保持与故障工况时的防灾疏散的问题;本发明可应用于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交通领域,能够保障真空管道内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营的安全,并满足故障工况列车在真空管道内停车时乘客的疏散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管道高速磁悬浮真空保持与泄压疏散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能够进行分区式隔离的真空管道,该真空管道用于作为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场所,在预先设定的每个区间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箱,每个密封箱内均设置有密封板,通过控制密封板与所述真空管道的相对位置,能够实现所述真空管道的分段隔离,使该真空管道内某个区间与相邻区间之间的气体隔绝流通;
所述真空管道的每个区间均自上而下被密封顶板分隔成顶部通道、以及用于提供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场所的轨行区,所述密封顶板上还开设有减压孔组用于平衡所述顶部通道与所述轨行区之间的真空度;
所述减压孔组与减压劈尖组配合工作,所述减压劈尖组能够移动使所述减压孔组在开放孔道与闭合孔道两种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减压孔组处于闭合孔道状态时,所述减压孔组的孔道被所述减压劈尖组完全嵌入,此时,所述密封顶板将被完全密封,所述轨行区与所述顶部通道之间将无法进行气体流通,它们的真空度也将保持相对独立;当所述减压孔组处于开放孔道状态时,所述减压劈尖组位于所述密封顶板上方一定距离,此时,所述轨行区与所述顶部通道之间将能够通过所述减压孔组进行气体流通,使所述轨行区与所述顶部通道之间的真空度保持平衡;
所述真空管道每个区间内的所述顶部通道均具有独立的抽真空功能和充气泄压功能,其中,
充气泄压功能是通过设置电磁阀与中空调压板实现的,所述电磁阀能够使该区间内的所述顶部通道与外界常压环境之间开放气体流通使所述顶部通道充气泄压,同时电动升起中空调压板带动所述减压劈尖组移动使该区间内的所述减压孔组处于开放孔道状态,从而使该区间内的所述轨行区充气泄压;并且,由于所述真空管道的分区式隔离,所述真空管道的其他区间将能够保持真空状态,实现真空保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