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机烘箱电加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7459.1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3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鹏;崔加胜;马福银;杨贤云;董宇轩;王振稳;王孝成;宋全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9/00 | 分类号: | B41F19/00;B41F23/04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佟蕊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机 烘箱 加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烘箱电加热系统,包括集气室、烘箱及空气热交换器等,至少一条进气路一端连接集气室,另一端连接烘箱进气口,排气口排出的混合风汇入主回风管路后分成两路,混合风通过第一回风管路连接到空气热交换器换热后排放到室外,新风通过第一新风管路连接空气热交换器换热后送入集气室,新风通过第二新风管路直接送入集气室。该系统的横向路线用于新风的进入,纵向路线用于从烘箱排出的热风的输出,通过热交换以后,一部分热风的热能传递给新风,一部分排入室外,最后风汇总进入集气室内,参与下次循环,这样能够使得整体的热量不会因为热风的排除而减少,从根本上节约成本,降低能源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印刷机烘箱电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印刷品的烘干通常采用烘箱来完成,风通过加热单元加热,送入烘箱进风口然后从排风口排出,从烘箱排风通道排出的热气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能源浪费。另外,热风干燥设备普遍能耗较大。一般情况下,热风干燥能耗占整个印刷流程能耗的80%以上,干燥过程排出的废气中储存有大量的热能,这部分热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被白白浪费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烘箱电加热系统,从烘箱排出的热风的输出,一部分热能传递给新风,一部分排入室外,最后风汇总进入集气室内,参与下次循环,这样能够使得整体的热量不会因为热风的排除而减少,同时能够省去电加热系统中预热组件的使用,从根本上节约成本,降低能源的损耗。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印刷机烘箱电加热系统,包括集气室、烘箱及空气热交换器,所述集气室内安装VOCs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至少一条进气路一端连接集气室,另一端连接烘箱进气口,每条进气路上设有风机、加热单元及泄压阀,排气口排出的混合风汇入主回风管路后分成两路,混合风通过第一回风管路连接到空气热交换器换热后排放到室外,新风通过第一新风管路连接空气热交换器换热后送入集气室,新风通过第二新风管路直接送入集气室。
进一步地,烘箱上设有一个进气口,两个排气口。
进一步地,混合风从空气热交换器换热后通过第三回风管路直接送入集气室。
进一步地,混合风通过第二回风管路直接送入集气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系统的横向路线用于新风的进入,纵向路线用于从烘箱排出的热风的输出,通过热交换以后,一部分热风的热能传递给新风,一部分排入室外,最后风汇总进入集气室内,参与下次循环,这样能够使得整体的热量不会因为热风的排除而减少,同时能够省去电加热系统中预热组件的使用,从根本上节约成本,降低能源的损耗。附图说明
图1是烘箱电加热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烘箱进气口和排气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1所示,印刷机烘箱电加热系统,包括集气室1、烘箱8及空气热交换器6,所述集气室1内安装VOCs浓度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3和湿度传感器4,4条进气路⑧一端连接集气室1,另一端连接烘箱8进气口801,每条进气路⑧上设有风机11、加热单元10及泄压阀9,烘箱8上有两个排气口802,多条进气路⑧的排气口802排出的混合风汇入主回风管路①后分成两路,混合风通过第一回风管路②连接到空气热交换器6换热后排放到室外,混合风通过第二回风管路③直接送入集气室,第二回风管路③上设有风量检测仪5和泄压阀9,新风通过第一新风管路④连接空气热交换器6换热后送入集气室1,新风通过第二新风管路⑨再由第二回风管路③直接送入集气室1,混合风从空气热交换器6换热后通过第三回风管路⑥直接送入集气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奥特马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