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工作状态的自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7005.4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0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崔俊涛;王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01 | 分类号: | G06F9/44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赵孟琴 |
地址: | 200941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工作 状态 调整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工作状态的自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自调整方法包括多次获取终端上传数据的时间;计算相邻两次时间的间隔;根据时间的间隔调整终端的工作状态;该自调整方法通过获取终端上述数据的时间,根据时间的间隔调整终端的工作状态,综合考虑了终端上线模式的变化,能较好的维护终端实际状态与显示状态的一致性,为不同的应用场合提供可靠性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终端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物联网智能终端状态主要分为在线、休眠、离线三种状态。三种状态的持续时长主要依赖于人工设置或者固定时间。比如大部分情况下在线到休眠的切换是1小时内接收不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而休眠到离线则是1天内接收不到物联网终端的数据。此种方式不够灵活,不适用于很多动态的场景和行业。比如某些行业是物联网终端1天上传1次数据,比较贴合目前的计算方式,而有的行业,只需要1周上传一次数据,比如智能电表,在这情况下,物联网智能终端的显示状态就不能很好的贴合实际的状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终端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工作状态以致于浪费能源同时减少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能够对于终端工作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装置。
为了是现实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工作状态的自调整方法,包括:多次获取终端上传数据的时间;计算相邻两次时间的间隔;根据时间的间隔调整终端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根据时间的间隔调整终端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包括:比较相邻两次时间的间隔的大小;根据相邻两次时间的间隔的大小计算拟调整时间;将拟调整时间设定为终端从在线状态或者休眠状态转为离线状态的时间。
在上述自调整方法中,所述根据相邻两次时间的间隔的大小计算拟调整时间,进一步包括:若Δt3>Δt2且Δt3>Δt1,则t=Δt3;若Δt3≤Δt2,则t=(Δt1+Δt2+Δt3)/3;否则t=(Δt2+Δt3)/2;其中,Δt1为第一次获取的终端上传数据的时间到第二次获取的终端上传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Δt2为第二次获取的终端上传数据的时间到第三次获取的终端上传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Δt3为第三次获取的终端上传数据的时间到第四次获取的终端上传数据的时间的时间间隔;t为拟调整时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将拟调整时间设定为终端从休眠转为离线的时间之后还包括:重复上述步骤重新设定拟调整时间。
优选的,所述终端为物联网终端。
基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原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工作状态的自调整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上传数据的时间;处理模块,用于计算相邻两次时间的间隔;设定模块,用于根据时间的间隔调整终端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自调整装置中,所述设定模块具体的是用于比较相邻两次时间的间隔的大小;根据相邻两次时间的间隔的大小计算拟调整时间;将拟调整时间设定为终端从在线状态或者休眠状态转为离线状态的时间。
在上述自调整装置中,作为优选的是技术方案,所述终端为物联网终端。
另外,基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原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工作状态的自调整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的一种终端工作状态的自调整方法的步骤。
基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原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一种终端工作状态的自调整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调整方法通过获取终端上述数据的时间,根据时间的间隔调整终端的工作状态,综合考虑了终端上线模式的变化,能较好的维护终端实际状态与显示状态的一致性,为不同的应用场合提供可靠性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