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静脉内瘘用冷热敷治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6807.3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简思鑫;赵伟;杨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内瘘用冷 热敷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冷热敷治疗仪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动静脉内瘘用冷热敷治疗仪,装置有传导液的储液箱、呈片状且敷在冷热敷处的理疗袋以及对储液箱内的传导液进行加热或制冷的半导体制冷器;理疗袋内部设置有内置腔,内置腔通过两个导管连通至储液箱,导管中设置有水泵,储液箱、内置腔、导管以及水泵之间形成供传导液流动的闭环流道;本发明提供的动静脉内瘘用冷热敷治疗仪,将理疗袋置于患处上,选择冷敷或者热敷,启动水泵,传导液通过半导体制冷器时被加热或制冷,在水泵的作用下,通过导管将加热或制冷的传导液输送到理疗袋的内置腔中,冷敷或热敷治疗便开始进行,操作方便,解决传统冷热敷存在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冷热敷治疗仪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动静脉内瘘用冷热敷治疗仪。
背景技术
透析病人在透析治疗和日常护理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冷敷或热敷治疗。例如:在穿刺时发生血肿需要立即予以冰袋冷敷;为预防出血可在回血前5分钟,将冰袋置于动脉处冷敷,使血管收缩加快止血;患者透析后24小时可热敷,每次0.5-1小时有消炎消肿的作用。
冷敷疗法可以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收缩,起到散热、降温、止血、止痛及防止肿胀等作用;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提高穿刺成功率,传统热敷有两种方式,湿热敷和干热敷。
现有技术中,传统冷敷存在以下一些缺陷:
1)、冰袋的冷冻制取和存放都需要依靠冰箱;
2)、冰袋的冷冻制取时间较长;
3)、冰袋在冷敷过程中,冰袋表面容易凝结冷凝水,伤口容易被打湿,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4)、冰袋的温度不好控制,容易造成冻伤;
5)、操作不方便,冰袋不好固定,包裹贴合度不高;
传统热敷疗法存在以下缺陷:
1)、湿热敷就是把毛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后敷在患病部位,容易引起内瘘感染;温度不好控制,降温较快;操作比较麻烦。
2)、干热敷就是将热水装入密封袋或玻璃瓶中,再用布袋或毛巾包裹放在患病部位,有烫伤风险,温度不易控制,降温快,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动静脉内瘘用冷热敷治疗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冷热敷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动静脉内瘘用冷热敷治疗仪,装置有传导液的储液箱、呈片状且敷在冷热敷处的理疗袋以及对储液箱内的传导液进行加热或制冷的半导体制冷器;所述理疗袋内部设置有内置腔,所述内置腔通过两个导管连通至储液箱,所述导管中设置有水泵,所述储液箱、内置腔、导管以及水泵之间形成供传导液流动的闭环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上设置有监测导管内传导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半导体制冷器电性连接,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器。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箱具有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侧壁,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呈片状铺设在所述金属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上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的扇叶针对着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理疗袋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内置腔,多个所述内置腔依序间隔并排布置,且相邻的所述内置腔通过连通槽连通。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连通槽呈上下错位布置。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内置腔并排布置形成内置腔排,多个所述内置腔包括布置在所述内置腔排首位的首位内置腔以及布置在所述内置腔排末位的末位内置腔;所述首位内置腔及末位内置腔分别通过所述导管与储液箱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复合带材的生产设备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拍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