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流动薄层电化学池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6506.0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5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品;田蕾;张云静;郗伟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8 | 分类号: | G01N27/28;G01N27/30;G01N27/36;G01N27/327;G01N21/25;G01N30/64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流动 薄层 电化学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多功能流动薄层电化学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池体(1)、薄膜垫片(4)、工作电极(5)以及第二池体(2),所述第一池体(1)上设有第一光窗(101),所述第二池体(2)上设有第二光窗(201),所述第一光窗(101)中安装有光窗晶体(3),所述薄膜垫片(4)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光窗(101)、通孔以及第二光窗(201)顺序构成透光通道,所述通孔边缘分别与第一池体(1)、工作电极(5)形成密封接触,所述第一池体(1)上还设有参比电极插孔(105)、进液孔(102)以及出液孔(103),所述进液孔(102)、出液孔(103)分别连通至所述通孔并构成待测溶液流路;
所述出液孔(103)连接不锈钢管(104)构成的出液通道,所述不锈钢管(104)同时构成对电极;所述参比电极插孔(105)与出液孔(103)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流动薄层电化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窗(101)的入口端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光窗晶体(3)的光窗固定螺母(302),所述光窗晶体(3)与光窗固定螺母(302)之间设置有防止待测溶液泄露的密封硅胶圈(301);所述光窗固定螺母(302)中心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光窗(101)同轴的圆柱形透光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流动薄层电化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窗(101)、通孔以及第二光窗(201)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通孔由圆孔以及在圆孔边缘对应两侧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条形孔构成,所述圆孔尺寸稍大于第一光窗(101),所述进液孔(102)出口端连通至圆孔一侧的条形孔,所述出液孔(103)进口端连通至圆孔另一侧的条形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流动薄层电化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1)、薄膜垫片(4)以及第二池体(2)通过固定螺栓(7)连接以实现第一池体(1)、薄膜垫片(4)、工作电极(5)以及第二池体(2)紧密贴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流动薄层电化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1)、第二池体(2)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peek塑料或有机玻璃;所述光窗晶体(3)材料为石英或玻璃氟化钙或氟化钡;所述光窗固定螺母(302)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peek塑料;所述薄膜垫片(4)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聚酰亚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流动薄层电化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极(5)为光学透明电极时基底材料为氧化铟锡导电玻璃(ITO)或氧化氟锡导电玻璃(FTO)或硼掺杂金刚石(BDD)或金属网栅电极;所述工作电极(5)为非光学透明电极时材料为玻碳片或铂片或金片或银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流动薄层电化学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比电极插孔(105)为螺纹孔,所述参比电极插孔(105)内所插参比电极(6)为Ag/AgCl或Ag/AgNO3,所述Ag/AgCl参比电极的内参比液为1M KCl或3M KCl,所述Ag/AgNO3参比电极的内参比液为0.1M高氯酸四丁基胺的乙腈溶液。
8.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流动薄层电化学池进行光谱电化学研究或活体在线电化学分析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5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酱油二次沉淀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阳台用的作物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