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土石坝材料本构模型构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15929.0 | 申请日: | 2020-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1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旸;张宗亮;冯业林;冯峻林;梁礼绘;徐云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27;G06N3/048;G06N3/08;G16C60/0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董昆生 |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土石 材料 模型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土石坝材料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根据土石坝材料试件大小建立有限元模型,输入压缩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有限元计算,提取模型真实应力、应变及其增量数据,组成数据集;
(2)采用深度学习对数据集进行学习,输出深度学习模型参数;
(3)根据深度学习模型参数,编写材料本构子程序,构建基于深度学习与有限单元法的土石坝材料本构模型;
所述的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根据土石坝材料压缩试验,计算土石坝材料的真实应力和塑性应变得到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σtrue为真实应力;εtrue为真实应变;εnom为工程应变;σnom为工程应力;εpl为塑性应变;εel为弹性应变;E为弹性模量;Δl为试样的长度变化量;l0为试样的初始长度;l为试样的当前长度;F为荷载;A0试样的初始界面面积;A为试样变形后的界面面积;
步骤1-2建立有限元模型,输入步骤1-1得到的应力-应变(σtrue~εpl)曲线进行有限元计算,其中模型底部和左侧施加固定约束,有限元模型施加的不同种荷载组合σ=[σ1,σ3],其中上部施加大小为的均布力,右侧施加的均布力,荷载组合如下式:
式中σ表示σ1和σ3的m×n种不同荷载组合;
步骤1-3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提取有限元模型上部和右侧的反力和位移,并计算应力应变,计算公式如下:
εx=ln(1+ux/lx);
εy=ln(1+uy/ly);
εxy=ln(1+uxy/ly);
式中:εx为x方向的正应变;εy为y方向的正应变;εxy为xy方向的切应变;σx为x方向的正应力;σy为y方向的正应力;σxy为xy方向的切应力;ux为x方向位移;uy为x方向位移;uxy为xy方向位移;lx为x方向有限元模型的长度;ly为y方向有限元模型的长度;RFx为x方向反力;RFy为y方向反力;
步骤1-4计算有限元模型应力增量Δσ和应变增量Δε,其计算方法如下:
Δσ=σt-σt-1;
Δε=εt-εt-1;
式中:σt和εt为当前分析步的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和应变;σt-1和εt-1为上一分析步的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和应变;
步骤1-5更新荷载组合σ1和σ3,重复步骤1-2至1-5,直到全部荷载计算完成;
步骤1-6组装和输出数据集,其数据集Datasets格式为:
Datasets=[σx,σy,σxy,εx,εy,εxy,Δσx,Δσy,Δσxy,Δεx,Δsy,Δεx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59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VC管道切开设备
- 下一篇:自带清洗功能的水果切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