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超长线性结构三维实景模型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15824.5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4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印冬;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1C1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倾斜 摄影 超长 线性 结构 三维 实景 模型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倾斜摄影的超长线性结构三维实景模型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a、根据无人机电池容量、无人机性能和无人机飞行高度计算出无人机的一次飞行拍摄区域面积;
b、结合现场踏勘和电子地图对拍摄区域按编号分区;
c、根据各区域的分布特点确定各区域的飞行高度和飞行路线,并建立飞行路线的函数关系式;
d、根据各区域确定的飞行高度和飞行路线获得各区域的倾斜摄影数据;将各区域的倾斜摄影数据进行三维实景建模,并对重复部分进行处理;
e、对各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按特殊坐标点进行合模,获得超长线性结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倾斜摄影的超长线性结构三维实景模型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
步骤1、还应收集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资料;
步骤2、根据以下公式:
F(c,p,h)=fYv,t,bY=∫∫f(x)f(y)dxdy
计算出的拍摄区域面积、现场踏勘和电子地图对拍摄区域进行适当分区,并根据拍摄的先后顺序对各分区进行编号;
式中,
f(c,p,h):关于无人机电池容量、无人机性能和无人机飞行高度的函数;
fYv,t,bY:关于无人机飞行速度、飞行时间和垂直飞行路线宽度的函数;
∫∫f(x)f(y)dxdy:无人机一次飞行的最大拍摄区域;
步骤3、在两两相邻区域边界处分别布置在同一高程坐标系统下的特殊坐标点,做好标志,并以特殊点作为无人机拍摄的起点坐标;
步骤4、根据各分区建筑物及构筑物分布特点确定初步飞行高度h,并进行试飞;根据试飞结果的拍摄精度、范围和效果进一步调整飞行的高度,重复几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步骤5、根据拍摄区域的平面分布情况确定无人机飞行路线,其中若拍摄区域呈线性结构且其宽度在无人机拍摄范围内,则选择沿拍摄区域的中心线进行拍摄;其中,
飞行路线计算公式为:
f(x)1=k1x+k2h+k3b
若拍摄区域呈线性矩形结构,其宽度超出了无人机拍摄范围,则将无人机拍摄的飞行路线设计为闭合的“口”字形路线,此时,其飞行路线公式为:
若拍摄区域呈线性椭圆结构,则将无人机拍摄飞行路线设计为“0”字形路线,则其飞行路线计算公式为:
式中:
f(x)1—关于x与无人机飞行高度和地面拍摄范围相关的一次线性函数;
—关于x,y与无人机飞行高度和地面拍摄范围相关闭合的“口”字形函数关系式;
—关于x,y与无人机飞行高度和地面拍摄范围相关的椭圆形函数关系式;
k1~k9—与无人机飞行路线函数的相关的参数;
h—无人机的飞行高度;
b—无人机拍摄的地面宽;
a2、b2—椭圆函数参数;
步骤6、根据步骤4和步骤5确定无人机飞行高度h和飞行路线分别拍摄各区域的倾斜摄影数据文件;
步骤7、根据将各区域拍摄的倾斜摄影数据按编号分区域分别建立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并应用pos数据去除倾斜摄影多余的部分;
步骤8、检验各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两两相邻坐标点(x,y,z)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找出拍摄异常区域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并重复步骤6至步骤8;
步骤9、根据各区域的三维实景模型按连续编号及相邻区域确定两个同样的特殊坐标点进行合模,并应用pos数据对合模后重叠的部分进行处理,使两个模型无缝结合;以此类推,完成整个倾斜摄影区域的合模;
步骤10、核验无误后,即可获得超长线性结构的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58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