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柄快接装置及包括其的门执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4946.2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梁旭辉;鲍合龙;梁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达世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柄 装置 包括 门执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柄快接装置,包括带中心通孔的快接主体,快接主体中心通孔内部设有供手柄连接杆插入的自动锁紧机构。自动锁紧机构包括保持环、弹簧和抵接座,以及设在快接主体中心通孔内壁上的倾斜台阶面,倾斜台阶面朝向快接主体的插入部分方向,抵接座通过弹簧将保持环抵接在倾斜台阶面上,抵接座固定在快接主体端部。快接主体侧壁上设有拆卸孔。快接主体通孔内侧壁上还设有弹片。还公开了一种门执手。本发明通过利用弹簧对保持环的压紧,以及倾斜台阶面对保持环形态的限制,使连接杆易进不易出,安装极其方便,还通过拆卸孔能轻松实现拆卸,省时省力。且通过弹片的设置能防止连接杆与手柄之间的摆动,使门执手牢固耐用,提升用户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执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柄快接装置及包括其的门执手。
背景技术
目前门执手的手柄与连接杆的连接方式大多采用顶丝螺纹顶卡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安装与拆卸时需要使用专业的六角顶丝与配套的六角扳手旋转很多圈才能固定牢固,人工耗时长,导致产品安装人工成本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产品与连接杆之间松动脱落的现象,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性能和用户的使用满意度。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门执手连接方式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手柄快接装置及包括其的门执手,使其能实现手柄与连接杆之间的快速拆装,且使用过程中能避免手柄与连接杆之间的松动脱落,牢固耐用,保证连接杆与手柄在恶劣工作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柄快接装置,使其能实现手柄与连接杆之间的快速拆装,在使用过程中能避免手柄与连接杆之间的松动脱落,牢固耐用,从而克服现有的门执手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柄快接装置,包括带中心通孔的快接主体,所述快接主体包括用于插入手柄连接孔中的插入部分和伸出所述手柄连接孔的伸出部分,所述快接主体中心通孔内部设有供手柄连接杆插入的自动锁紧机构。
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锁紧机构包括保持环、弹簧和抵接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快接主体中心通孔内壁上的倾斜台阶面,所述倾斜台阶面设置在所述快接主体的中部,且所述倾斜台阶面朝向所述快接主体的插入部分方向,所述抵接座通过所述弹簧将所述保持环抵接在所述倾斜台阶面上,所述抵接座固定在所述快接主体端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快接主体插入部分的侧壁上设有拆卸孔,所述拆卸孔靠近所述倾斜台阶面的倾斜底端面设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快接装置还包括弹片,所述快接主体伸出部分的中心通孔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弹片的弹片槽。
进一步改进,所述快接主体插入部分的端部设有用于一次性锁紧所述抵接座的收口结构,所述快接主体伸出部分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执手面板内衬相对接的对接口,所述对接口沿所述快接主体的中心通孔径向开设。
进一步改进,所述快接主体、保持环、抵接座的中心通孔均采用方形孔结构。
进一步改进,所述快接主体插入部分的外侧壁设置成由多个弧面和多个平面间隔分布而成的多边形结构,且每个所述平面上均设置有防滑槽。
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持环的外周采用由4个切面和4个倒角间隔排布而成的多边形结构,所述快接主体插入部分的内侧壁设置成与所述保持环外周相匹配的多边形结构,
所述快接主体插入部分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抵接座位置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上还设置有卡位凸起,所述抵接座上设有与所述卡位凸起相对接的卡位凹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门执手,所述门执手的手柄连接孔中设置上述的手柄快接装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快接主体插入所述手柄连接孔的侧壁上设有拆卸孔,所述手柄连接孔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拆卸孔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和拆卸孔中安装弹性销用于实现所述快接主体与手柄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达世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达世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9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