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14655.3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0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涛;侯丽琼;钟颖贤;余航;张宏清;唐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N59/00;A01N25/02;A01P1/00;A01P3/00;A61L2/08;B01J21/18;B01D53/86;B01D53/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阳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8 | 代理人: | 郭奥博;张颖 |
| 地址: | 52387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碳量子点‑二氧化钛复合物,高价银离子,过氧化氢以及水。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碳量子点‑二氧化钛复合物、高价银离子以及过氧化氢能够协同发挥作用,显著提高组合物中主成分的稳定性、组合物的杀菌效果以及杀菌效率。此外,本发明提高的组合物中引入光催化剂二氧化钛,不仅能提高杀菌性能,还能起到除甲醛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是一种高效、无毒、无味的环保型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和各种病毒,并在完成杀菌过程之后分解为氧气和水,对环境无污染。然而,过氧化氢存在稳定性差、灭菌有效期短等缺点,制约了其应用。
虽然现有技术中有将银离子与过氧化氢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过氧化氢稳定性差和杀菌效果不持久的问题。然而,在使用过程中,过氧化氢会分解为氧气和水从而失效,维持消毒剂杀菌效果的只有银离子,而银离子属低效消毒剂,不能使消毒剂保持“长久高效”杀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杀菌剂稳定性差、杀菌效果不持久等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达到长久高效杀菌效果,同时还具有除甲醛效果的组合物。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组合物,其包含如下组分:碳量子点-二氧化钛复合物,高价银离子,过氧化氢以及水。
本发明所述组合物中包含的碳量子点-二氧化钛复合物(CQDs/TiO2),是由碳量子点和二氧化钛复合而成。
本发明所述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QDs)是由分散的类球状碳颗粒组成、尺寸极小(在10nm以下)且具有荧光性质的新型纳米碳材料。其具有类似于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的优异性能,又能有效克服高毒性和生物相容性差的缺陷。
本发明所述碳量子点可以采用已知的常规方法合成得到,例如电化学合成法、化学氧化法、燃烧法、水热合成法、溶剂热合成法、微波合成法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碳量子点是以碳源和水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所述碳源的来源很广泛,如果汁、牛奶、蛋清、维生素C、葡萄糖、蔗糖等都可以作为水热法合成碳量子点的碳源。具体而言,所述碳量子点可以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将碳源与水混合,在100~250℃下反应4~10h,冷却,离心取上清液,得到含有碳量子点的溶液。
本发明所述碳量子点-二氧化钛复合物可以以碳量子点(或含有碳量子点的溶液)和二氧化钛为原料,采用现有的常规方法复合得到。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碳量子点-二氧化钛复合物采用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将碳量子点(或含有碳量子点的溶液)、二氧化钛以及水充分混合后,充分干燥。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所述充分混合包括:搅拌以及超声处理;所述搅拌和超声处理的程度和时间以确保碳量子点和二氧化钛在水中充分分散、混合、溶解即可。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所述充分干燥包括:真空条件下、60~100℃干燥5~20h。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碳量子点-二氧化钛复合物中,碳量子点的负载量为二氧化钛的1.0~2.5wt%。
本发明所述碳量子点-二氧化钛复合物中的二氧化钛本身具有光催化剂性能,受光激发后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二氧化钛与碳量子点复合后,能吸收除紫外光外的更多太阳光,尤其是能有效利用近红外光,在长波长为700~900nm的光激发下,碳量子点会发出比激发波长更短的荧光(400~500nm),进而激发二氧化钛,改善了二氧化钛仅能利用太阳光中占比极少的紫外光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