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穿越人防结构的钢护筒灌注桩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13993.5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楠;钟国龙;曾辉;王振兴;王卫新;郭腾;张有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张玉梅 |
| 地址: | 103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穿越 人防 结构 钢护筒 灌注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穿越人防结构的钢护筒灌注桩施工方法,属于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该一种适用于穿越人防结构的钢护筒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弯曲钢板,根据灌注桩孔径选择厚度为12mm、长度为1.5m的弯曲钢板若干段;S2:生产钢套管,钢套管由两个半圆形的弯曲钢板焊接而成;S3:制作钢护筒,钢护筒由若干段钢套管焊接而成;S4:固定钢护筒,将钢护筒焊接在原有的钢筋笼对应人防结构标高的位置。本发明通过钢筋焊接与钢筋笼固定,根据桩径大小配套设计钢护筒尺寸,弯曲钢板制作可有效进行隔离,防止混凝土在人防结构内扩散、保证钢护筒内混凝土硬化凝结;钢护筒与灌注桩结合,强度高韧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注桩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穿越人防结构的钢护筒灌注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化进程加速,伴随高层建筑兴修,加大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成为趋势。由于时代需求,许多防空洞砌筑于地下,因缺乏早期资料,对现今基坑支护施工造成一定阻力。钻孔灌注桩因施工噪声较小、适用各种地层、制作尺寸范围广等优势成为一种应用较广泛的支护形式。
受水文地质影响,存在人防结构中地下水充盈情况,当灌注桩钻孔穿越人防结构时,导致人防水外泄。当水源不断补给,无法抽干、截住时,浇筑的混凝土会随水扩散。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穿越人防结构的钢护筒灌注桩施工方法,旨在改善在网络较差的情况下,现有的RTP协议在音频传输过程中存在数据丢失的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穿越人防结构的钢护筒灌注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择弯曲钢板,根据灌注桩孔径选择厚度为12mm、长度为1.5m的弯曲钢板若干段;
S2:生产钢套管,钢套管由两个半圆形的弯曲钢板焊接而成;
S3:制作钢护筒,钢护筒由若干段钢套管焊接而成;
S4:固定钢护筒,将钢护筒焊接在原有的钢筋笼对应人防结构标高的位置;
S5:加固钢护筒,选用两个附加加劲筋,两个附加加劲筋分别设置在钢护筒内顶部和内底部,将两个附加加劲筋均焊接固定至原有的围护桩纵筋内壁,再将两个附加加劲筋均焊接上钢筋,将两个钢筋分别焊接固定至钢护筒底部、顶部;
S6:利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作业,钻至设计高度后进行孔底清渣,将带有钢护筒的钢筋笼吊装完毕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钻孔内地下水抽除,若孔底沉渣厚度不符合规定时,利用泵吸反循环进行第二次清孔,再利用钢导管进行混凝土灌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钢板为半圆形板状设置,且所述弯曲钢板所需的数量根据人防结构的范围进行设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每段所述钢套管外壁还均涂刷有防腐防锈涂料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钢护筒顶标高于人防结构顶500mm,所述钢护筒底标低于人防结构底500m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围护桩纵筋设置为十六个,十六个所述围护桩纵筋均匀焊接至两个所述附加加劲筋外壁。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围护桩纵筋内壁还等距焊接有围护桩自带加劲筋。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围护桩纵筋外壁还焊接有螺旋筋。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附加加劲筋的轴心位置与所述钢护筒的轴心位置重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钢导管贯穿于钢护筒,且其顶端延伸至地表以上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钢导管顶端连通有漏斗,所述钢导管底端插入至混凝土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北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39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