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干扰宽带单载波空时编码传输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13912.1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7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渭乐;詹煜廷;穆鹏程;王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06 | 分类号: | H04L1/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干扰 宽带 载波 编码 传输 方法 | ||
1.一种抗干扰宽带单载波空时编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待发送信号进行符号映射并引入独特字后,进行空时编码后发送;其中,空时编码待发送信号具体为:第一个数据块为第二个数据块为在Alamouti编码的基础上,对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进行空时编码,编码后各天线发送数据信号如下:
第一发送天线发送数据信号为
第二发送天线发送数据信号为
其中,表示第一独特字u的共轭反转,表示第二独特字v的共轭反转,表示第一个数据块x1的共轭反转,表示第二个数据块x2的共轭反转;
步骤(2),接收端多天线截取各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导频信号,对频域自适应权值引入时域约束后,再对一条发送天线发送的导频信号进行循环移位并添加系数,通过求解最优化问题获得相应的最优自适应权值和系数矢量;具体过程如下:
接收端多天线截取各路天线接收到的导频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导频信号转至频域,得到第m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频域导频信号Y0,m,通过式(3)求解最优化问题,获得相应的自适应权值和系数矢量;
通过式(3)得到最优自适应权值和系数矢量其中,R为自相关矩阵,p为互相关矢量;F为NFFT×NFFT维归一化DFT矩阵;NFFT为均衡块长度,Y0,1为第1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频域导频信号,Y0,2为第2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频域导频信号,Y0,M为第M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频域导频信号,FQ为时域约束,w为最优时域自适应权值,s1为第一发送天线发送导频信号,为对第二发送天线发送导频信号s2循环上移B个元素后形成的矢量,为对第二发送天线发送导频信号s2循环上移(B-1)个元素后形成的矢量,为对第二发送天线发送导频信号s2循环下移(B-1)个元素后形成的矢量,为对第二发送天线发送导频信号s2循环下移B个元素后形成的矢量,B为循环移位元素的最大数值,BNFFT,α为系数矢量,s1为第一发送天线发送导频信号;步骤(3),利用步骤(2)所得的最优自适应权值和系数矢量建立信道模型,根据信道模型获取后续信号的发射分集;其中,信道模型为:
其中,F为NFFT×NFFT维归一化DFT矩阵;NFFT为均衡块长度,Y0,1为第1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频域导频信号,Y0,2为第2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频域导频信号,Y0,M为第M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频域导频信号,FQ为时域约束,w为最优时域自适应权值,s1为第一发送天线发送导频信号,为对第二发送天线发送导频信号s2循环上移B个元素后形成的矢量,为对第二发送天线发送导频信号s2循环上移(B-1)个元素后形成的矢量,为对第二发送天线发送导频信号s2循环下移(B-1)个元素后形成的矢量,为对第二发送天线发送导频信号s2循环下移B个元素后形成的矢量,B为循环移位元素的最大数值,α为系数矢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宽带单载波空时编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引入独特字的具体过程如下:
独特字包括第一独特字u与第二独特字v,第一独特字与第二独特字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宽带单载波空时编码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根据信道模型获取后续信号的发射分集的具体过程为:根据信道模型对后续信号进行空时译码后,去除独特字部分,解符号映射恢复相应二进制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39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