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2367.4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2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胡一川;汪冠春;褚瑞;李玮;刘桐烔;季琛;徐丽婧;王建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来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奔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领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2 | 代理人: | 陈士骞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口 测试 方法 装置 计算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测试计划包含的接口及接口对应的参数;S2、确定每一接口所对应的测试用例,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对所述测试用例进行排列组合处理;S3、执行所述测试计划,通过执行测试用例来对接口进行测试,生成测试报告。通过对测试用例的组合,实现对测试接口多种状态的全面覆盖;通过对测试用例进行格式处理,可以测试任何语言、任何协议的接口,对编写测试用例的人员没有任何代码要求,通过定时模块的设置以及对线上版本的监测,实现能以多种方式触发执行计划。所述接口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统一透明,错误一目了然,减少人力成本,可及时发现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软件产品推出之前,测试人员需要对软件的各部分功能在多种环境下进行多次测试,在和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软件,其中接口测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实施手工测试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且测试的可重复性差。随着测试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测试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手工测试的负担,可实现大量的重复操作,对系统中的接口进行自动测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相比于手工测试,自动化测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测试性能,节省人力、时间等资源,测试结果准确,测试效率高。
因此,研究一种基于接口的自动化测试方法,以更好地实现软件自动化测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口测试方法,包括:
S1、获取测试计划包含的接口及接口对应的参数;
S2、确定每一接口所对应的测试用例,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对所述测试用例进行排列组合处理;
S3、执行所述测试计划,通过执行测试用例来对接口进行测试,生成测试报告。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测试计划包含的接口及接口对应的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S01、解析配置的定时任务,加入定时工具,在设定时间执行测试计划。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测试计划包含的接口及接口对应的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S02、当监测发现线上有版本迭代时,自动触发执行测试计划。
可选地,所述确定每一接口所对应的测试用例,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对所述测试用例进行排列组合处理的步骤包括:
S21、获取每一接口所对应的测试用例,将所述测试用例的输入和输出统一处理为json形式;
S22、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对所述测试用例进行排列组合处理,形成测试用例流程;
S23、按照测试计划对所述测试用例流程进行排列组合处理。
可选地,所述执行所述测试计划,通过执行测试用例来对接口进行测试,生成测试结果报告的步骤包括:
S31、按照排列组合后的顺序执行每个测试用例流程中的测试用例,向指定接口发送请求数据,并检查返回数据是否符合预期;若返回数据符合预期,则执行S32;若返回数据不符合预期,则比较返回数据是否满足容错机制,若满足容错机制,则执行S32,否则终止执行并返回错误报告;
S32、将前一测试用例的请求数据以及返回数据部分注入自定义变量中,将所述自定义变量作为该测试用例流程中后一测试用例的输入参数,所述自定义变量的生命周期是该测试用例流程中的测试用例运行的总时间;
S33、根据每个测试用例流程中测试用例的执行情况,生成测试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来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奔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来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奔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2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