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泵站的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1857.2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呈;王军良;王小雷;陈志坚;吴怜悯;王俊杰;袁在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勤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E03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泵站 清淤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清淤装置的领域,公开了管道泵站的清淤装置,包括管道主体和清淤机构,清淤机构包括支撑罩、位于支撑罩内的喷水部和抽吸部,支撑罩内安装有清淤部,清淤部包括活动板和驱动气缸,活动板转动连接于支撑罩内,支撑罩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活动板活动的活动口,驱动气缸固定于支撑罩的外侧壁并转动连接于活动板的侧壁。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驱动气缸驱动活动板的相向及相背的往复运动,将颗粒物向中部收集,喷水部起喷水作用,使颗粒状沉淀物悬浮于水中,再由抽吸部将悬浮于水中的颗粒状沉淀物抽吸出去,达到清淤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泵站内远离水泵处颗粒物产生堆积而影响泵站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淤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管道泵站的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管道泵站是城镇排水工程中用以抽升和输送污水的工程设施,当污水管道中的污水不能依靠重力自流输送或排放、或因普道埋设过深导致施工困难、或处于干管终端需抽升后才能进入污水处理厂时,均须设置污水管道泵站;现有的排水管道内沉淀污泥回收装置是工作人员手执与地面上装有空吸泵的回收罐相连的吸引软管嘴进入排水管道内,将沉淀污泥从该吸引软管嘴回收到地面上的回收罐中。
目前,公开号为CN10785916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管道清淤装置,包括设置在竖井地面上的支撑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用于对淤泥进行清理的清淤机构,与清淤机构相配合的密封模块,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的推进机构,设置在推进机构上用于对淤泥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用于与推进机构相配合的拆装机构,以及设置在支撑机构上用于控制支撑机构、清淤机构、推进机构、收集机构、密封模块与拆装机构相配合的控制机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传统泵站把污水从低位管路提升到高位管路,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水泵运行时,距离泵近的颗粒物更易被抽取,而距离泵远的颗粒物随着时间推移沉积在泵站的底部并逐渐堆积,形成颗粒物层叠,阻碍泵站的正常工作,因此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可提供管道泵站的清淤装置,一定程度上缓解泵站内远离水泵处颗粒物产生堆积而影响泵站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管道泵站的清淤装置,包括管道主体和清淤机构,所述清淤机构包括支撑罩、位于支撑罩内的喷水部和抽吸部,所述支撑罩内安装有清淤部,所述清淤部包括活动板和驱动气缸,所述支撑罩定位于管道主体内,所述支撑罩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相对的连接板,所述活动板转动连接于连接板上,所述支撑罩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活动板活动的活动口,所述驱动气缸固定于支撑罩的外侧壁并转动连接于活动板的侧壁;所述活动板和活动口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折叠状的开合板,且开合板的底部抵接于管道主体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驱动活动板的相向及相背的往复运动,易于将管道主体底部的层叠颗粒物向支撑罩的中部收集,从而便于进行后期的清淤操作,同时通过活动板的运动过程起清除顽固附着的颗粒物沉淀的作用,喷水部起喷水作用,使颗粒状沉淀物悬浮于水中,再由抽吸部将悬浮于水中的颗粒状沉淀物抽吸出去,达到清淤效果;折叠状的开合板连接于活动板和活动口之间,开合板可随着活动板的转动开合从而舒张或折叠,使活动板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支撑罩内的密闭空间;综上,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泵站内远离水泵处颗粒物产生堆积而影响泵站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淤部还包括搅动轴,所述搅动轴转动连接于活动板的底部,所述搅动轴的侧壁上间隔错开固定有若干搅拌杆,且所述搅动轴插接于活动板的侧壁内的一端延伸形成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设固定有滚轮;所述喷水部包括固定于支撑罩外侧壁的离心泵和喷水管,若干喷水管的一端与离心泵连接,另一端在支撑罩内间隔设置,且喷水管的底部交叉设置有分别朝向搅动轴的方向延伸的喷水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勤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勤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1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