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疲劳损伤预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10593.9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7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郑泽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27;G06N3/12;G06F111/04;G06F111/08;G06F1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铁路 轨道 混凝土结构 疲劳 损伤 预测 方法 | ||
1.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疲劳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在应变能释放率空间提出的加载面、边界面和极限裂面概念,建立损伤增量矢量的概率模型:
S2、根据S1中的概率模型建立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为整个损伤体系中的最小期望使用年限,约束条件为整个损伤体系对加载面、边界面和极限裂面的最大使用损伤极限;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其中,决策变量为载荷量;
则加载面损伤增量如:Sk={Sk|k=1,2K K};
边界面损伤增量如:Sik={Sik|1≤i≤I,1≤k≤K};
极限裂面损伤增量如:Sijk={Sijk|1≤i≤I,1≤j≤J,1≤k≤K};
其中I,J,K分别为加载面、边界面和极限裂面面积;
S3、S2中的模型为线性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及其优化算法对S2中的模型进行求解;首先创建多个种群数目的初始种群,根据变量数量以及变量范围设置译码矩阵,并初始化种群;
S4、设置每个种群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都不一样,通过随机函数进行获取,记录总的进化代数;设置变量keepgen初始值为0,用来记录当前最优解保持代数,MAXGEN为最有个体最少保持代数值
设置为15,根据适应度函数设置一个较大值为最优值,用来记录进化过程的最优解;
S5、计算出各初始种群个体的目标函数值,设置MinObjV记录精华种群,MinSpecies记录精华种群的编码,初始值均为0的矩阵;
S6、计算各个种群适应度,选择、交叉、变异和重插入操作均采用遗传算法工具箱中的函数select,recombin,mut,reins;
S7、遍历所有的种群,找出当前种群中的最优解和下一个种群中的最劣解,并将当前种群中的最优解个体替代下一个种群中的最劣解个体,第一个种群中的最劣解用最后一个种群中的最优解进行替换;
S8、依次遍历各个种群,找出每个种群中的最优解,并将其与精华种群进行比较,如果当前最优值比精华种群中的最优值小,则将当前最优解个体替换原精华种群个体,当前最优解替换原精华种群中最优解;
S9、判断当前最优解是否与前一次的优化值相同,如果不同则更新最优解mint如果相同则keepgen值加1;
S10、判断最优解保持代数当是否低于MAXGEN,如果低于MAXGEN则开始新的一次迭代,否则结束,输出最优解,输出缺货期望值,输出库存总预算值,输出迭代进化过程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疲劳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加载面公式如下:
其中,加载面损伤增量矢量的概率模型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疲劳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边界面公式如下:
其中,边界面损伤增量矢量的概率模型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疲劳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极限裂面公式如下:
μijk=fijk(rjTijk+(1-rj){Oijk+E[Qik]/fik});
其中,极限裂面损伤增量矢量的概率模型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疲劳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种群数目NUM设置为12,代沟设置为0.9,染色体数目设置为40,每个变量的二进制数目设置为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疲劳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交叉概率在[0.65,0.95]之间随机,变异概率在[0.001,0.06]之间随机,设置变量gen初始值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05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铝灰制备氧化铝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底座智能放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