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0557.2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3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智;陈国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尹红敏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制造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指纹识别组件,包括在显示模组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绝缘层、半导体件和第二电极,绝缘层位于第一电极上,半导体件位于绝缘层背离第一电极的一侧,第二电极位于半导体件背离绝缘层的一侧,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位于第一通孔周侧的第一过孔,第一通孔贯穿绝缘层设置,至少部分半导体件位于第一通孔并经由第一通孔与第一电极相互连接;吸光部件,与半导体件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至少部分吸光部件位于第一过孔,且吸光部件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者相互绝缘。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组件对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指纹识别以实现用户隐私保护的显示装置也越来越多。用户在操作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时,只需用手指触摸显示屏,即可实现权限验证,简单方便。
对于应用光学指纹识别技术的显示装置来说,其在进行指纹识别时,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触摸主体(如手指)反射进入指纹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根据指纹的谷和脊所在位置反射光的光强的不同来实现指纹的识别。但是,基于目前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在进行指纹识别时,除了经指纹反射至指纹识别单元的反射光外,还会有未经指纹反射的光,即,不能反映指纹信息的光进入指纹识别单元,影响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旨在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指纹识别组件,包括在显示模组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绝缘层、半导体件和第二电极,绝缘层位于第一电极上,半导体件位于绝缘层背离第一电极的一侧,第二电极位于半导体件背离绝缘层的一侧,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位于第一通孔周侧的第一过孔,第一通孔贯穿绝缘层设置,至少部分半导体件位于第一通孔并经由第一通孔与第一电极相互连接;吸光部件,与半导体件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至少部分吸光部件位于第一过孔,且吸光部件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者相互绝缘。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
在第一电极上形成绝缘层,绝缘层包括第一过孔和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一过孔位于第一通孔的周侧,第一通孔和第一电极在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上对应设置,以使第一电极由第一通孔露出;
在绝缘层上制作半导体材料以形成半导体件和吸光部件,至少部分半导体件位于第一通孔并经由第一通孔和第一电极连接,吸光部件位于第一过孔,且吸光部件和第一电极绝缘设置;
在半导体件上形成第二电极。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组中,显示模组包括指纹识别组件和吸光部件。指纹识别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绝缘层、半导体件和第二电极,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半导体件在所述通孔内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互接触,第一电极、半导体件和第二电极相互作用能够识别指纹。绝缘层上位于第一通孔的周侧设置有第一过孔,吸光部件位于第一过孔内,能够吸收侧面射向半导体件的杂散光,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吸光部件和半导体件同层设置且材料相同,使得在显示模组的成型过程中,半导体件和吸光部件可以同步骤成型,简化显示模组的成型工艺。吸光部件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者相互绝缘,能够避免吸光部件影响指纹识别组件的正常运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不影响指纹识别组件的正常运行,提高指纹识别组件对指纹识别的准确性,并简化显示模组的成型工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0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