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10456.5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8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8/20 | 分类号: | H04W8/20;H04W12/40;H04W12/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睿 |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身份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待识别移动终端的IMSI或MSISDN以及预先建立的IMSI、MSISDN和TMSI的对应关系,查询得到待识别移动终端的TMSI;将查询得到的待识别移动终端的TMSI发送给无线信令分析模块,使得无线信令分析模块将接入的待识别移动终端的TMSI与查询得到的待识别移动终端的TMSI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接入的待识别移动终端是否为目标终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无线信令分析模块与核心网信令分析模块联动,通过接收核心网信令分析模块发送的待识别移动终端最新TMSI可精确识别空中接口上的目标,解决了现有技术误识别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标准中,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以及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SDNnumber)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其中IMSI标识了一个用户标识模块卡(SIM: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 Card),MSISDN标识了一个移动手机用户。
在3G、4G、5G移动通信网络中出于安全考虑,用户接入网络以后,IMSI不在无线侧传输,而是采用了移动用户临时标识,其中WCDMA以及TD-SCDMA网络中在无线侧空口采用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LTE网络中在无线侧采用SAE临时移动台标识(S-TMSI:SAE Temporary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5G NR网络中在无线侧采用5G临时用户签约标识(5G-S-TMSI:5G S-Temporary Mobile SubscriptionIdentifier),为方便起见,本文统一称上述标识为TMSI。在基站下发的寻呼消息和空闲态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消息中会携带TMSI,用于标识一个用户的消息。TMSI由移动核心网分配,核心网在用户接入后可以控制重新分配新的TMSI。
在对一片区域内未知位置的用户进行搜救的场景,存在通过第三方设备对目标用户手机和基站之间的消息进行解析来识别目标终端的需求。一个无线基站可以接入多个用户,在无线侧空中接口上会存在多个用户的消息,对于特定用户的无线身份识别,现有技术有如下几种:
方法1:使用已知号码作为主叫呼叫目标用户,从空中接口上解析并匹配呼叫建立消息中的主叫号码,如匹配上则确定该消息为目标用户的消息
方法2:向目标用户发送已知内容的短信,从空中接口上解析并匹配该短信内容,如匹配上则确定该消息为目标用户的消息
方法3:通过连续发短信或打电话的方式触发移动终端接入网络,通过无线信令分析模块解析接入过程中的用户标识进行统计碰撞,得到疑似目标移动终端的标识
其中方法1和方法2适用于不加密或加密算法容易破解的网络,但目前3G/4G/5G网络普遍进行了加密且加密算法难破解,在不知道解密密钥的情况无线信令分析模块无法从空中接口上解出主叫号码、短信内容;方法3可以用于加密网络,但这种基于统计识别的方法存在误识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移动终端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身份识别方法,包括:
接收无线信令分析模块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待识别移动终端的IMSI或MSISDN;
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待识别移动终端的IMSI或MSISDN以及预先建立的移动终端的IMSI、MSISDN和TMSI的对应关系,查询得到所述待识别移动终端的TMS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0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企业的财务分析管理系统
- 下一篇:微机电系统结构的调控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