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09348.6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3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姚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比美强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8;B65H75/38 |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畅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1 | 代理人: | 耿佳 |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结构包括主体、控制面板、收卷箱,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收卷箱嵌固在主体的侧端底部,收卷箱包括回卷装置、绕线辊、出线座、充电线、出线孔、安装座,回卷装置包括壳体、回卷弹簧、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活动槽、固定块,固定块包括固定体、夹紧槽、安装槽、转轴、连接杆、卡合块,本发明将回卷弹簧与绕线辊相连接,通过回卷弹簧回卷与复位带动绕线辊对充电线进行卷绕,从而能够自动收回充电线,避免充电线垂在地面上受到汽车的碾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充电桩的充电线为了能够为对不同高度的汽车进行充电,都会设置较长的充电线,充电线暴露在充电桩的外端未卷绕在充电桩的侧端,会垂在地面上,汽车停车充电时容易碾压到,使得充电线的表皮破损发生漏电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结构包括主体、控制面板、收卷箱,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收卷箱嵌固在主体的侧端底部,所述收卷箱包括回卷装置、绕线辊、出线座、充电线、出线孔、安装座,所述回卷装置安装在收卷箱的侧端,所述绕线辊卡合在回卷装置中,所述出线座嵌固在收卷箱的侧端,所述充电线卷绕于绕线辊中,且一端连接于出线座,另一端连接于出线孔,所述出线孔设于收卷箱的顶部,所述安装座嵌固在出线孔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回卷装置包括壳体、回卷弹簧、固定装置,所述壳体中安装有回卷弹簧,所述回卷弹簧一端连接于绕线辊,另一端连接于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嵌固在壳体的内部顶端,所述回卷弹簧顺时针缠绕在绕线辊中。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活动槽、固定块,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卡合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连接于回卷弹簧,所述固定块顶部的直径大于活动槽底部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包括固定体、夹紧槽、安装槽、转轴、连接杆、卡合块,所述固定体的下端设有夹紧槽,所述安装槽设有两个,且位于夹紧槽的上下两端,所述转轴设有两个,一个嵌固在安装槽中,且将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另一个转轴安装在连接杆的另一端,且将卡合块相连接,所述卡合块与连接杆活动配合,所述卡合块为椭圆状。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辊包括固定座、卡合座、螺纹辊、夹紧块、夹线装置,所述固定座的侧端设有卡合座,所述螺纹辊嵌固于卡合座的侧端,且与固定座活动配合,所述夹紧块嵌固在卡合座的顶端,所述夹线装置嵌固在固定座的底部,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收卷箱中。
进一步的,所述夹线装置包括夹线座、连接轴、闭合块,所述夹线座的底部一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将夹线座与闭合块相连接,所述闭合块与夹线座活动配合,所述闭合块与夹线座的内部都设有波浪状的纹理。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辊包括螺纹槽、摩擦块、凹槽,所述螺纹槽中设有十个以上的摩擦块,所述凹槽设有四个以上,且排列在摩擦块的上端面,所述摩擦块为V字状。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回卷弹簧与绕线辊相连接,通过回卷弹簧回卷与复位带动绕线辊对充电线进行卷绕,从而能够自动收回充电线,避免充电线垂在地面上受到汽车的碾压。
2.本发明将充电线的前端固定在固定座的下端,在将摩擦块设置在螺纹辊中的螺纹槽中,增加充电线与螺纹槽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充电线能够跟随螺纹辊进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比美强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比美强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9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质勘探钻孔成像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