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片的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9315.1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0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市亚珠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7/06;B26D7/02;B26D5/1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68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片的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将若干碳片依次从储料箱的若干第一进料口插入,将碳片插入储料箱内,若干碳片通过分隔板的分隔进入储料箱底部堆叠,开启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活塞杆推动推料板,将位于底部的若干碳片从第一出料口推出,并通过第二进料口推入切割箱体内,解决现有技术中碳片切割装置无法对碳片进行存储,同时不易同时对多个碳片进行切割的技术问题,第一气缸活塞杆推动推料板,将位于底部的若干碳片从第一出料口推出,并通过第二进料口推入切割箱体内,解决现有技术中碳片切割装置无法对碳片进行存储,同时不易同时对多个碳片进行切割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片的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CBN单晶、金刚石单晶及超硬刀具合成生产过程中,需要碳片。专利文件(201820969250.X)公开了一种人工碳片切割工具,该切割工具只需要向下压导杆顶端,被导杆下端会把碳片从环形切割刀中捅出,落到下方收料盘内,操作方便不会损伤手指或者碳片。把手设置在弹性把手座上,切割完成后把手自动回弹,不需要人工抬起。首先,该切割工具需要操作人员操作对碳片进行切割,自动化程度不高,同时该切割工具无法对碳片进行存储,不便同时对多个碳片进行切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片的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通过将若干碳片依次从储料箱的若干第一进料口插入,将碳片插入储料箱内,若干碳片通过分隔板的分隔进入储料箱底部堆叠,开启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活塞杆推动推料板,将位于底部的若干碳片从第一出料口推出,并通过第二进料口推入切割箱体内,解决现有技术中碳片切割装置无法对碳片进行存储,同时不易同时对多个碳片进行切割的技术问题;(2)通过开启第三气缸、第五气缸,第三气缸、第五气缸活塞杆分别带动两个定位板下降,定位板通过弹簧带动按压板对碳片顶部进行按压,两个按压板分别对碳片切割位置两侧进行按压,开启第四气缸,第四气缸活塞杆通过刀座向下推动切割刀片,切割刀片对若干碳片同时进行切割,解决现有技术中碳片切割时容易出现位置偏差的技术问题;(3)切割后第一气缸继续推动位于底部的碳片,直至将底部的碳片完全推出储料箱,开启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活塞杆向下推动升降板,升降板通过连接杆将下推板向下推动,下推板推动顶部的碳片,堆叠的碳片向下移动直至底部接触储料箱内壁底部,重复以上步骤对碳片进行切割,避免堆叠的碳片在储料箱发生卡死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碳片的切割装置,包括储料箱、切割箱体,所述切割箱体设置于储料箱一侧,所述储料箱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安装有四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顶部固定连接安装板下表面,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下表面表面安装有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安装于下推板上表面,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开口,所述下推板活动贯穿盖板上的开口;
所述储料箱内腔安装有若干分隔板,所述储料箱一侧开设有若干第一进料口,所述储料箱外壁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端部安装有推料板,所述储料箱一侧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切割箱体两侧靠近底部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第一出料口,所述切割箱体顶部安装有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五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第五气缸活塞杆端部均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下表面安装有两个侧板,所述定位板下表面还安装有若干弹簧,若干弹簧均固定于按压板上表面,所述第四气缸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刀座,所述刀座上安装有切割刀片。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箱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盖板下表面安装有凸条,所述凸条与凹槽为配合构件。
进一步的,四个定位杆分别安装于盖板顶部四处拐角位置,所述第二气缸固定于安装板上表面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贯穿储料箱侧壁,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贯穿安装板,若干连接杆等间距安装于升降板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市亚珠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亳州市亚珠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9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