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预制柱胎模的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09176.2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0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贾王龙;车龙;王丹;李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26 | 分类号: | B28B7/26;E04C3/34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李明 |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预制 柱胎模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预制柱制作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凝土预制柱胎模的制作方法,制作垫层:先对制作场地进行平整、夯实,然后混凝土垫层;制作胎具:在垫层上沿预制柱长度方向放置若干根长脚手钢管,长脚手钢管的上方沿预制柱宽度方向放置短脚手钢管,短脚手钢管与长脚手钢管的交点位置通过扣件连接,短脚手钢管与长脚手钢管的交点位置的下方分别垫有木方;胎具调平:搭设完成后通过水平仪观察,拉线调平;调平完成后在胎具上面铺设底模进行预制柱制作施工。本发明制作简单,能够有效缩短工期,制作材料可周转使用,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柱制作领域,尤其是一种混凝土预制柱胎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施工中预制柱胎膜普遍用红砖砌筑制作砖胎膜。传统砖胎膜一般需要先对场地进行平整夯实后放出构件定位线,沿周围用水泥砂浆砌筑红砖后抹面。内部用机制碎石填充后夯实整平,在面上浇筑一层C15细石混凝土后进行找平抹面完成后进行养护。最后在成型的砖胎膜上制作预制柱。整个砖胎膜的制作工艺繁杂,容易受场地、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对整个工期影响较大。同时预制柱制作完翻身后砖胎膜损坏严重,造成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工期短的混凝土预制柱胎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预制柱胎模的制作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制作垫层:先对制作场地进行平整、夯实,然后在场地浇筑一层混凝土垫层;
B、制作胎具:在垫层上沿预制柱长度方向放置若干根长脚手钢管,长脚手钢管的上方沿预制柱宽度方向放置短脚手钢管,短脚手钢管沿预制柱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开,短脚手钢管与长脚手钢管的交点位置通过扣件连接,短脚手钢管与长脚手钢管的交点位置的下方分别垫有木方;
C、胎具调平:搭设完成后通过水平仪观察,拉线调平,通过在胎具相对较低位置的木方上加垫木楔子进行调平;
D、调平完成后在胎具上面铺设底模进行预制柱制作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作简单,脚手钢管通过扣件连接,能够多次循环利用,节约场地和材料,而且脚手钢管直接搭接,制作工期短。
进一步的,本发明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相邻短脚手钢管之间的间距为500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长脚手钢管1;短脚手钢管2;木方3;木楔子4;万向扣件5;底模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混凝土预制柱胎模的制作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制作垫层:先对制作场地进行平整、夯实,然后在场地浇筑一层混凝土垫层;
B、制作胎具:在垫层上沿预制柱长度方向放置若干根长脚手钢管1,本实施例中设置有2根长脚手钢管1,长脚手钢管1的上方沿预制柱宽度方向放置短脚手钢管2,短脚手钢管2沿预制柱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开,相邻两根短脚手钢管2的间距为500mm,短脚手钢管2与长脚手钢管1的交点位置通过万向扣件5连接,短脚手钢管2与长脚手钢管1的交点位置的下方分别垫有相同规格的木方3;
C、胎具调平:搭设完成后通过水平仪观察,拉线调平,通过在胎具相对较低位置的木方3上加垫木楔子4进行调平;
D、调平完成后在胎具上面铺设底模6进行预制柱制作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9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