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滩涂盐碱地改良专用生物炭基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08419.0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高红贝;单胜道;郑若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40;C05G3/80;C05G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瞿晓晶 |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滩涂 盐碱地 改良 专用 生物 基肥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滩涂盐碱地改良专用生物炭基肥及制备方法,属于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滩涂盐碱地改良专用生物炭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物质炭40~60份,腐殖酸类物质20~40份,无机复合肥10~20份,脱硫石膏5~15份,粉煤灰5~15份和水解聚马来酸酐3~5份。本发明所述生物炭基肥具有原料广泛易取,营养物质丰富,比表面积大,离子吸附作用强,改良效果显著的特点。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对盐碱地快速有效的改良,同时可实现对废弃物质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滩涂盐碱地改良专用生物炭基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的总称。其中,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碱性土壤,pH值较高。通常情况下盐碱土壤易板结,孔隙度低,土壤透气透水性能差,会严重影响到土壤中微生物和植物根系的代谢活性以及营养物质的转化,造成土壤贫瘠,肥力低下。特别是盐碱地土壤含有的大量钠、镁等碱性阳离子会严重影响到植被作物的各项生理机能,抑制其生长、发育和繁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可利用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开发滨海盐碱地并提高其利用效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促进农业发展需求、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目前盐碱地改良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改良法、化学改良法以及生物改良法等。物理改良主要以水利淋洗排盐为主,结合翻耕、淤积等措施达到改良盐碱土的目的。物理法通常需要建立较大的排灌系统,成本较高,对于缺少淡水地区,缺乏有效性。化学改良是通过添加一些酸性化学品以及吸附性有机高分子材料等来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见效较快,但却易引发土壤及水体的二次污染。生物改良是通过种植耐盐碱植物和施用微生物菌肥等方法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从而实现盐碱土壤的改良,但见效慢,特别是对于重度盐碱地,植被往往难以成活。因此,统筹开发新的更为广适、易行和高效的技术来实现对盐碱地的修复和改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滩涂盐碱地改良专用生物炭基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基肥具有养分缓释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优化作物根区生长环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滩涂盐碱地改良专用生物炭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物质炭40~60份,腐殖酸类物质20~40份,无机复合肥10~20份,脱硫石膏5~15份,粉煤灰5~15份和水解聚马来酸酐3~5份。
优选的是,所述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作物秸秆和/或人畜粪便和/或易腐垃圾在300~700℃,含氧量1%的条件下进行1~2h的炭化处理,冷却,粉碎得到粒径≤2mm的生物质炭。
优选的是,所述作物秸秆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和油菜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所述人畜粪便包括猪粪、鸡粪和人类粪便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所述易腐垃圾包括生活厨余垃圾、商业餐余垃圾和商场生鲜垃圾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所述腐殖酸类物质中腐殖酸的含量为30~60%,所述腐殖酸类物质包括腐殖酸钾、腐殖酸铵和泥炭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所述生物炭基肥的pH值为4~7。
优选的是,所述无机复合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5~50份的尿素,15~30份的磷酸二氢钾和15~30份的硝酸钾或氯化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生物炭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腐殖酸类物质、脱硫石膏和粉煤灰进行干燥、研磨,得到粉末状腐殖酸类物质、粉末状脱硫石膏和粉末状粉煤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