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滋养的高效保湿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08159.7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萧萧;马韵升;蔡颖辉;杨传伦;李超孟;车树刚;王秀芝;潘冬梅;郭南南;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8/9794 | 分类号: | A61K8/9794;A61K8/9789;A61K8/92;A61K8/88;A61K8/73;A61K8/67;A61K8/31;A61K8/34;A61Q19/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斌;苗峻 |
| 地址: | 25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滋养 高效 保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制备护肤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滋养的高效保湿霜及其制备方法,该保湿霜原料包括:植物油脂、GTCC、角鲨烷、十六十八醇、Delta乳化剂、VE生育酚、丁二醇、甘油、甜菜碱、海藻糖、尿素、传明酸、黄原胶、保湿因子、植物提取物、尿囊素、甘草酸二钾、EDTA二钠、DMDMH、香精、水;具体的制备方法为:先制备油相,再制备水相,将油相加入到水相中,再加入植物提取物和其他组分,得到植物滋养的高效保湿霜。该面霜从油相、水相及功效方面多重配置,油相水相双管齐下,最终获得植物滋养的高效保湿霜,天然滋养易吸收,高效保湿功效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备护肤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滋养的高效保湿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化妆品、护肤品已不仅是年轻女性的专属,人们越来越注重使用基础护肤产品对皮肤进行保养。众所周知,补水保湿是做好皮肤护理的基础与关键,保湿霜的功效主要是通过增加皮肤表层的含水量来避免在干燥寒冷季节皮肤出现脱皮、皲裂的现象,因此保湿护肤品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品类。
目前市场上的保湿霜等产品,大多选择人工合成的油脂,如矿油、硅油等作为润肤油脂,矿油虽然有润肤保湿作用且成本低,但不易吸收同时也会封闭皮肤毛孔,长期使用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代谢,甚至会引起皮肤过敏等各类肌肤问题。其次保湿霜保湿功效的发挥主要是借助封闭剂、吸湿剂以及润肤剂这三种成分实现的,仅是对其中一方面进行设计,则难以满足人们对高效保湿霜的需求。最后保湿之外能否赋予保湿霜其他功效也成为新的消费需求。综上所述,当前化妆品市场对于保湿霜的要求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值而随之提升,天然滋养、高效保湿、功效齐全成为选购热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湿霜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滋养的高效保湿霜及其制备方法,该面霜从油相、水相及功效方面多重配置,油相水相双管齐下,最终获得植物滋养的高效保湿霜,天然滋养易吸收,高效保湿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植物滋养的高效保湿霜,其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配方如下:植物油脂10-20%、GTCC 1-6%、角鲨烷1-3%、十六十八醇1-3%、Delta乳化剂1-3%、VE生育酚0.1-0.8%、丁二醇3-7%、甘油1-5%、甜菜碱1-3%、海藻糖0.5-2%、尿素1-3%、传明酸0.5-1%、黄原胶0.2-0.5%、保湿因子0.15-0.8%、植物提取物2%-8%、尿囊素0.05-0.5%、甘草酸二钾0.05-0.5%、EDTA二钠0.05-0.2%、DMDMH(1,3-二羟甲基-5,5-二甲基海因)0.2-0.6%、香精0.02-0.1%、余量为水;
所述植物油脂为霍霍巴油、小麦胚芽油、甜杏仁油、乳木果油、山茶油、橄榄油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比混合物;
所述保湿因子包括聚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小核菌胶中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混合物;
所述植物提取物为芦荟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马齿苋提取物、北美金缕梅提取物、金黄洋甘菊提取物、红景天提取物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比混合物;
优选地,保湿因子中的聚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小核菌胶重量比为1:1:1。
优选地,植物油脂中山茶油、霍霍巴油、甜杏仁油、乳木果油的重量比为4:1:1:1。
进一步优选地,山茶油、霍霍巴油、甜杏仁油、乳木果油、GTCC、角鲨烷的重量比为4:1:1:1:3:1。
一种植物滋养的高效保湿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油相:将植物油脂、GTCC、角鲨烷、十六十八醇、Delta乳化剂、VE生育酚投入到油锅,在60~8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分散均匀,作为油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三角洲京博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8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