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作用叶片泵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07210.2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0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强;张明亮;雷德荣;高洪泉;高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纳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344 | 分类号: | F04C2/344;F04C13/00;F04C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 地址: | 辽宁省丹东市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用 叶片泵 | ||
1.一种双作用叶片泵,包括泵体(2)及设置于所述泵体(2)内的主轴(1)、转子(13)及定子(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补偿装置;
所述转子(13)上沿径向开设多个叶片槽(26),各叶片槽(26)内均插设有一叶片(11);
所述转子(13)套设于所述主轴(1)上,且随所述主轴(1)一同转动;所述主轴(1)上沿轴向设有高压进油孔(12);
所述液压补偿装置设置于所述高压进油孔(12)与各所述叶片槽(26)之间;所述液压补偿装置通过所述高压进油孔(12)内的液压作用推动所述叶片(11)与所述定子(14)的内表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叶片泵,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叶片槽(26)的底部通过柱销孔Ⅰ(27)与所述转子(13)的中心孔贯通;
所述主轴(1)上沿径向设有与所述高压进油孔(12)连通的多个柱销孔Ⅱ(28),多个柱销孔Ⅱ(28)沿周向分布并且分别与各所述柱销孔Ⅰ(27)一一对应;
所述液压补偿装置容置于所述柱销孔Ⅰ(27)和柱销孔Ⅱ(28)内,且具有沿轴向移动的自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补偿装置包括柱销(16);
所述柱销(16)的一端与所述柱销孔Ⅰ(27)滑动配合,并且与所述叶片(11)抵接;所述柱销(16)的另一端与所述柱销孔Ⅱ(28)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作用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补偿装置还包括固定套(15),所述固定套(15)设置于所述柱销孔Ⅰ(27)内;所述柱销(16)与所述固定套(15)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作用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销(16)为阶梯轴结构,其大直径端与所述柱销孔Ⅱ(28)滑动配合,小直径端与所述固定套(15)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进油孔(12)的上端口处设有液压补偿腔(33),所述液压补偿腔(33)与所述高压进油孔(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作用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补偿腔(33)内设有滤砂装置,所述滤砂装置包括滤砂座(5)及设置于所述滤砂座(5)上的滤砂器(4),所述滤砂座(5)设置于所述高压进油孔(12)的上端口处的沉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作用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通过上轴承部件和下轴承部件安装在所述泵体(2)内,所述下轴承部件上设有进液孔(31),所述上轴承部件上设有出液孔(32);
所述液压补偿腔(33)设有与所述出液孔(32)连通的液压补偿进液口(3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作用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3)与所述定子(14)之间形成环隙,所述环隙的一直径两侧均设有低压双吸油区(N)和高压双排油区(M),所述低压双吸油区(N)与所述进液孔(31)连通,所述高压双排油区(M)与所述出液孔(3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作用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3)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排砂槽(29),排砂槽(29)分布在相邻两个叶片槽(26)之间;所述叶片槽(26)的底部与一所述排砂槽(29)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纳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丹东纳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72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