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导关联可变压差压力补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6851.6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5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姜洪;王震山;王清送;史浙安;陈钊汶;张夕航;祝天昊;王哲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圣邦液压有限公司;徐州圣邦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圣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5 | 分类号: | F15B11/05;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林益建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导 关联 变压 压力 补偿 系统 | ||
一种先导关联可变压差压力补偿系统。解决了现有定量泵控制系统低压时能耗大且工作时难以满足大流量输出的问题。它包括压力补偿器、第一节流口、流量调节装置、第一工作油源、第二工作油源,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具有关闭的第一状态和开启的第二状态,所述的流量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工作油源经流量调节装置后与压力补偿器弹簧腔相连,压力补偿器弹簧腔的弹力、流量调节装置出油口进入压力补偿器弹簧腔的压力油与压力补偿器控制腔内的第一工作油源相互配合控制压力补偿器阀芯的开口。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泵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先导关联可变压差压力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对排放和能耗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工程机械待机油耗越来越低,并且希望在工作过程中附加的压力损失越低越好,这样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同时减小发热。
虽然变量泵已经在工程机械上广泛的应用,但是定量泵、齿轮泵系统依靠低成本、系统简单的特点依然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尤其是定量泵负载敏感系统,更是因其一方面具有低成本,系统简单的特点了,另一方面又具有良好的操控性,更是在工程机械市场上长期活跃。
定量泵的典型代表是齿轮泵,齿轮泵负载敏感系统需要三通压力补偿器在工作机构不动作时将齿轮泵的输出流量以较低的压力释放掉;当工作机构动作时,又可以保证工作机构节流槽前后的压力差保持基本恒定,进而提供较好的操控性。一般情况下,三通压力补偿器由阀芯和弹簧组成,而弹簧又是一个一经安装较难调节、改变的物体,这样就使得三通压力补偿器以一个固定的压力将定量泵输出的油液释放掉,如何改变这种状态,让三通压力补偿器达到以下状态:工作机构不动作时,以极低的压力将定量泵的油液释放掉,随着控制工作机构的阀芯的位移的增加,适当提高三通压力补偿器的压力,以满足工作机构控制阀芯的流量输出。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定量泵控制系统低压时能耗大且工作时难以满足大流量输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先导关联可变压差压力补偿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先导关联可变压差压力补偿系统,包括压力补偿器、第一节流口、流量调节装置、油泵和油箱,所述的油泵与油箱相连并输出第一工作油源,所述的第一工作油源经第一节流口后输出第二工作油源,所述的第二工作油源分别与执行元件、压力补偿器弹簧腔相连,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具有关闭的第一状态和开启的第二状态,所述的流量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压力补偿器弹簧腔的弹力、进入压力补偿器弹簧腔的第二工作油源与压力补偿器控制腔内的第一工作油源相互配合控制压力补偿器阀芯的开口;所述的流量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的第一工作油源经流量调节装置后与压力补偿器弹簧腔相连,压力补偿器弹簧腔的弹力、流量调节装置出油口进入压力补偿器弹簧腔的压力油与压力补偿器控制腔内的第一工作油源相互配合控制压力补偿器阀芯的开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节流口、流量调节装置相连接并分别用于调节经过第一节流口、流量调节装置的流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源为先导油源并通过先导油源的压力调节经过第一节流口、流量调节装置的流量,所述的第一节流口的开启压力小于流量调节装置的开启压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包括恒流阀,所述的第二工作油源、压力补偿器弹簧腔、流量调节装置的出油口均通过恒流阀与油箱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工作油源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一阻尼与压力补偿器弹簧腔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圣邦液压有限公司;徐州圣邦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圣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圣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圣邦液压有限公司;徐州圣邦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圣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6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