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装置和盾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05296.5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0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香;彭正阳;罗友红;杨运健;徐晶;赵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87 | 分类号: | E21D9/087;E21D9/06;E21D11/08;E21D1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王淑梅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装置 盾构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和盾构设备。其中,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环;第二环,沿第一环的轴线方向设于第一环的一端,第二环包括:多个伸缩组件,至少一个伸缩组件与第一环相连接,多个伸缩组件依次连接并沿第一环的轴线的周向分布;其中,任一伸缩组件包括斜楔块,斜楔块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环的轴线。本发明提供的支撑装置,由于支撑装置通过至少一个伸缩组件直接与第一环相连接,且伸缩组件包括斜楔块,结构简单紧凑,体积较小,方便安装和拆卸,进而有利于缩短盾构设备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时间,提高盾构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掘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和一种盾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隧道工程掘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式盾构机逐渐被更多地应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隧道工程。针对既有软土地层,又有硬岩地层的复杂地质隧道工程,一种能相互切换EBP(软土地层掘进)模式和TBM(硬岩地层掘进)模式的新型双模盾构机已广泛应用。这种双模盾构机在软土地层段,采用EBP模式掘进时,利用已拼装完成的管片为设备提供掘进反力;在硬岩地层段,采用TBM模式掘进时,利用支撑装置为设备提供掘进反力。
但是,目前的支撑装置通常利用撑紧油缸带动上下撑靴实现支撑,上下撑靴通过卡套与传力环连接,结构复杂,不利于工作模式切换,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支撑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盾构设备。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环;第二环,沿第一环的轴线方向设于第一环的一端,第二环包括:多个伸缩组件,至少一个伸缩组件与第一环相连接,多个伸缩组件依次连接并沿第一环的轴线的周向分布;其中,任一伸缩组件包括斜楔块,斜楔块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环的轴线。
本发明提供的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环和第二环,第二环包括多个伸缩组件,其中,第一环为传力环,第二环为撑紧环。多个伸缩组件依次连接并沿第一环的轴线的周向分布,以拼接成第二环的一部分,任一伸缩组件包括斜楔块,斜楔块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环的轴线,进而在伸缩组件动作使斜楔块远离第一环的轴线时,使得斜楔块能够与隧道的洞壁相抵接,由于多个伸缩组件依次连接,且至少一个伸缩组件与第一环相连接,进而当盾构设备在硬岩地层段采用TBM模式掘进,传力环与盾构设备的主体(如推进油缸)相连接时,利用斜楔块与洞壁之间的摩擦力为盾构设备提供前进的顶推反力,使盾构设备前进。当伸缩组件动作使斜楔块靠近第一环的轴线时,斜楔块与洞壁相分离,此时,盾构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环带动第二环前进,以进行下一循环动作,或者,可以将支撑装置与盾构设备的主体拆卸开来,进行适于软土地层段的EBP模式掘进动作,进而实现了盾构设备的TBM模式掘进和EBP模式掘进的切换,扩大了产品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地,由于支撑装置通过至少一个伸缩组件直接与第一环相连接,避免了相关技术中的支撑装置的滑靴通过卡套与传力环相连接,结构简单紧凑,体积较小,方便安装和拆卸,进而有利于盾构设备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使得盾构设备工作模式切换效率有所提高,进而提高了盾构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简单的结构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适于推广应用。
进一步地,伸缩组件包括斜楔块,即伸缩组件为斜楔机构,斜楔机构为面接触式结构,且具有自锁功能,进而有利于提高支撑装置的可靠性,能够满足盾构设备不同推进反力的需求,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并保证良好的掘进效果,提高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5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结构、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
- 下一篇:手工筝操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