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调节光线强度的玻璃幕墙单元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05238.2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1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雄狮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0/02 | 分类号: | E04F10/02;E04B2/88;E06B9/40;E06B9/42;E06B9/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节 光线 强度 玻璃 幕墙 单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光线强度的玻璃幕墙单元,包括玻璃墙和遮阳布,玻璃墙的外侧设置有保护框,且保护框的前方表面均设置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上方设置有转杆,且转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同时第二螺栓的一端外侧设置有转轮,遮阳布设置在转杆的外侧,且遮阳布的两端外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螺栓,且第三螺栓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该自动调节光线强度的玻璃幕墙单元,通过设置有通过设置保护框对玻璃墙紧密贴合,在日常使用中,保护框的设置便于对玻璃墙的倒角进行保护,防止玻璃墙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破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玻璃幕墙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调节光线强度的玻璃幕墙单元。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墙体有单层和双层玻璃两种,玻璃幕墙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方法,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2013年据鸟类保护志愿者组织FLAP统计,仅在多伦多一地,每年就有一百万到九百万的候鸟死于这些玻璃幕墙v。
现有的自动调节光线强度的玻璃幕墙单元,不便于对光线自动调节,不便于对装置进行安装,同时不便于对装置进行保护,倒角容易碰撞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光线强度的玻璃幕墙单元,减少倒角容易碰撞破损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调节光线强度的玻璃幕墙单元,包括玻璃墙和遮阳布,所述玻璃墙的外侧设置有保护框,且保护框的前方表面均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上方设置有转杆,且转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同时第二螺栓的一端外侧设置有转轮,所述遮阳布设置在转杆的外侧,且遮阳布的两端外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螺栓,且第三螺栓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两端外侧均设置有滑轮,且滑轮的外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的一侧设置有底座块,且底座块的两侧均设置有光能板,所述光能板的上方设置有感应器,且感应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套。
优选的,所述玻璃墙的外侧与保护框的内侧紧密贴合,且玻璃墙的外侧宽度小于保护框的内侧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与保护框螺纹连接,且第一螺栓以保护框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与固定框螺纹连接,且第二螺栓通过转轮与第二固定套构成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轮外侧直径小于第二固定套内侧宽度,且转轮以固定框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通过滑轮与滑轨构成升降结构,且滑轮的外侧宽度小于滑轨的内侧宽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底座块卡合连接,底座块两端为开孔式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自动调节光线强度的玻璃幕墙单元,通过设置保护框对玻璃墙紧密贴合,在日常使用中,保护框的设置便于对玻璃墙的倒角进行保护,防止玻璃墙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破损。
(2)该自动调节光线强度的玻璃幕墙单元,通过设置转轮便于对第二固定套进行卡合固定,在日常使用中,第二固定套的设置便于玻璃墙对其他装置进行拼接,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
(3)该自动调节光线强度的玻璃幕墙单元,通过设置滑轮与滑轨对升降杆起到升降作用,再日常使用中,升降杆的设置便于装置根据光照强度进行调节,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雄狮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方雄狮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52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