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温差小端差大型板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3517.5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9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龙;唐金山;曹为英;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北辰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007;F28F9/10;F28F9/2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邹丽艳 |
地址: | 250399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差 小端差 大型 板式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温差小端差大型板式换热器,涉及板式换热器领域。该换热器包括由固定夹紧板、支架、上导杆和下导杆所形成的框架,所述的框架内设置有活动夹紧板,所述的固定夹紧板和活动夹紧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板片,且所述活动夹紧板和板片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的上导杆和下导杆滑动连接,所述的上导杆从上往下依次包括支撑部和导向部,所述的活动夹紧板和板片分别与所述的导向部相配合实现滑动连接。所述导向部的右端面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右端面的左侧,且所述支撑部右端与所述支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该换热器采用大长宽比,能够实现大温差小端差;加强的上导杆能够保证设备挂带最大装机面积板片而始终保证安全的扰度及承受载荷,同时占用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板式换热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大温差小端差大型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首站供热为了远距离长输供热,减少水泵投资及电能消耗,采用大温差小端差设计,同时压力较高,需要板式换热器换热版长宽比例大,换热面积大,设备承压高,能长期安全平稳运行。
板式热交换器由于具有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的特点而广泛用于能源、动力、供热、制冷等多种领域,在一些领域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但现有的板式热交换器普遍存在组装面积小长宽比小,无法满足大温差小端差的设计要求。为了满足大温差小端差的设计要求,需要增大板片的长宽比和换热面积,这势必会增大整个换热器的体积,而大型化后,传统的板式换热器的上导杆强度不足,易出结构强度等方面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温差小端差大型板式换热器,该大型板式换热器采用大长宽比,单板换热面积3m2以上,保证了能够实现大温差小端差;加强的上导杆及特殊的结构能够保证设备挂带最大装机面积板片而始终保证安全的扰度及承受载荷,同时占用空间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温差小端差大型板式换热器,包括由固定夹紧板、支架、上导杆和下导杆所形成的框架,所述的框架内设置有活动夹紧板,所述的固定夹紧板和活动夹紧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板片,且所述活动夹紧板和板片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的上导杆和下导杆滑动连接,所述的上导杆从上往下依次包括支撑部和导向部,所述的活动夹紧板和板片分别与所述的导向部相配合实现滑动连接;
所述导向部的右端面位于所述支撑部的右端面的左侧,且所述支撑部右端的下侧面压紧在所述支架的上端面上,并与所述支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杆的左端通过堵块与所述的固定夹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堵块上位于所述固定夹紧板的上方设置有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的下侧面压紧在所述固定夹紧板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堵块从上往下依次包括连接部和形状与所述导向部的截面形状相吻合的导向避让部,所述导向部的左端面与所述支撑部的左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堵块的下端面与所述支撑部的下侧面平齐,所述导向部的左端面与所述堵块的左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的右端部设置有避让缺口,且所述的板片可通过避让缺口卡入所述上导杆的导向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的截面呈倒置的T型结构,所述支撑部的下侧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导向部的竖直部分的悬空端插入到所述的凹槽内,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的支撑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的截面呈“工”字形,且所述支撑部的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位于立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块加强筋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板片的长宽比大于等于3.6:1,且单板换热面积大于等于3m2。
进一步地,所述板片上的流道槽的深度在2.6mm-3mm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北辰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北辰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35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