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RTC激光裁切机的边部异物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2977.6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2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连海;季晓翠;李文文;陈闯;孙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冠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142;B23K26/1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南京冠誉至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6 | 代理人: | 黄成萍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rtc 激光 裁切机 异物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RTC激光裁切机的边部异物处理系统,包括RTC激光裁切机、异物收集机构和异物处理机构。该异物收集机构设置在激光裁切头裁切处,异物处理机构通过一收集管与异物收集机构连接;异物收集机构包括上收集装置和下收集装置分别对裁切时产生的异物进行收集,异物处理机构包括排烟烟囱和设置在排烟烟囱内部的净化处理装置。通过异物收集机构和异物处理机构对激光裁切过程中产生的边部异物进行处理,经上收集装置和下收集装置吸附边部异物后,偏光板端面的洁净度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升了偏光板的品质。同时,携带有边部异物的空气经过异物处理机构净化处理后再排放,保证了排放的气体的洁净度,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部异物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RTC激光裁切机的边部异物处理系统,属于半导体激光切割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激光切割是将激光束照射到工件表面释放能量来使工件融化并蒸发,实现切割和雕刻的目的,具有精度高,切割快速,不局限于切割图案限制,自动排版节省材料,切口平滑,加工成本低的特点。现在,激光切割机越来越成熟地运用到各种行业,利用从激光发生器发射出的激光束,经光路系统,聚焦成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照射条件,激光热量被工件材料吸收, 工件温度急剧上升,到达沸点后,材料开始汽化并形成孔洞,伴随高压的气流,随着光束与工件相对位置的移动,最终使材料形成切缝,在此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溶化的尘渣会粘附到工件表面,影响工件加工质量。
目前,在行业内设备中,激光切割大多是在开放的空间内进行偏光板暴露切割,切割产生的烟尘未进行收集或仅进行简单收集,但仍有大量残余烟尘没有被收集到,在这种情况下,烟尘向四周自由扩散,其中,一部分被人体吸入,影响人体健康;一部分被偏光板吸附,导致产品品质不良。
由于对烟尘没有进行收集,或进行简单收集,均存在收集效果不佳的问题,导致在切割过程中仍有大量残余烟尘没有被收集,导致烟尘在设备内及设备外自由扩散,进而影响操作人员健康和切割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RTC激光裁切机的边部异物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RTC激光裁切机的边部异物处理系统,包括RTC激光裁切机、异物收集机构和异物处理机构;所述RTC激光裁切机包括裁切台、裁切机本体和激光裁切头,所述异物收集机构设置在裁切台处,通过收集管与异物收集机构相连通;所述异物收集机构包括通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设置分设于裁切台上下两侧的上收集装置和下收集装置,所述异物处理机构包括排烟烟囱和设置在排烟烟囱内部的净化处理装置。
优选地,前述上收集装置包括上收集罩和设置在上收集罩两侧的上吸风管,所述上吸风管截面为直径100mm的圆,所述上吸风管向上延伸连通,并与收集管连通,所述上收集罩靠近裁切台一端设置有收集口,所述上收集罩的内部还设置有一分流结构,通过分流结构将吸入上收集罩内的气体分流,有效减小工作中产生的异物烟尘向后端产品扩散的问题。
优选地,前述分流结构为设置在上排烟罩中段内部位置的挡板,通过挡板将吸入上收集罩内的气体分流。
更优选地,前述下收集装置包括下吸风管、与下吸风管连接的倾斜管和连接收集管和倾斜管的连接软管,所述下吸风管的截面为直径70mm的圆,所述倾斜管的倾斜角度为45°。通过倾斜角为45°的倾斜管,可以对收集的异物进行一个缓冲的作用,之后再经连接软管将异物输送到收集管处。
再优选地,前述净化处理装置设置在收集管与排烟烟囱连接处的上方,包括初效过滤板块和活性炭过滤板块,通过净化处理装置对收集的异物进行过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冠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冠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2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降膜管内管及其更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