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及连接结构的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1854.0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2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户田健太郎;杉井良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06;H01R13/56;H01R13/58;H01R43/02;H01R43/033;H01R43/28;H0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形成 方法 电缆 | ||
一种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以及连接结构的电缆。连接结构包括电缆和连接对象。电缆包括两根导线和覆盖并捆扎两根导线的绝缘体。绝缘体包括分别覆盖导线的两个覆盖部。连接对象包括基部和加压构件。基部具有接受部和电缆保持部。电缆具有被保持部和被加压部。被保持部由电缆保持部保持。被加压部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在加压构件与接受部之间被夹持并加压。被加压部的绝缘体包括联接带。联接带在横向方向(Y方向)上将两个覆盖部彼此联接。联接带包括中间突出部并形成有中间槽。中间突出部和中间槽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彼此相反的位置。在横向方向上,被加压部中的两根导线之间的距离比被保持部中的两根导线之间的另一距离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电缆和连接对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JPH11-224540A(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配置为连接至例如配电盘的连接对象的电缆,其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
参照图16,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缆90包括两根电线92和覆盖并捆扎两根电线92的护套(绝缘体)94。电线92中的每一者包括导线922和覆盖导线922的绝缘覆盖部924。电缆90形成有位于两根电线92之间的两个间隙96。根据专利文献1,当电缆90连接至连接对象时,切割器98将两根电线92彼此分离。
根据专利文献1,当捆扎有两根电线(导线)的电缆连接至连接对象时,需要将导线彼此分离。然而,将如此分离的两根导线彼此分开所需距离布置是繁琐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两根导线彼此分开所需距离并且能够保持导线间的所需距离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电缆和连接对象的连接结构。电缆包括两根导线和覆盖并捆扎两根导线的绝缘体。绝缘体包括两个覆盖部。覆盖部分别覆盖导线。连接对象包括基部和加压构件。基部具有附接面、接受部、两个焊盘、电缆保持部。焊盘分别对应于导线。接受部设置在附接面上。焊盘中的每一者设置在附接面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接受部的前方。电缆保持部位于接受部的后方。加压构件附接至基部并且位于电缆保持部的前方。电缆具有被保持部和被加压部。被保持部由电缆保持部保持。被保持部的绝缘体包括突出部并形成有分隔槽。突出部和分隔槽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向方向上位于两个覆盖部之间,并且在垂直于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两者的上下方向上位于彼此相反的位置。突出部沿向上或向下的突出方向突出。分隔槽沿突出方向凹进。被加压部在上下方向上在加压构件与接受部之间被夹持并加压。被加压部的绝缘体包括联接带。联接带在横向方向上将两个覆盖部彼此联接。联接带包括中间突出部并形成有中间槽。中间突出部和中间槽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彼此相反的位置。中间突出部沿突出方向突出。中间槽沿突出方向凹进。被加压部的中间突出部与加压构件和接受部中的一者接触,并且被加压部的两个覆盖部与加压构件和接受部中的至少剩余一者接触。导线中的每一者具有从覆盖部露出的露出部。露出部中的每一者连接至焊盘中的相应一者。在横向方向上,被加压部中的两根导线之间的距离比被保持部中的两根导线之间的另一距离长。
如从根据本发明的电缆的被保持部的结构可见,在电缆连接至连接对象之前,电缆的绝缘体除两个覆盖部之外,还包括位于两个覆盖部之间的突出部和分隔槽。如此形成的电缆可如下所述弹性变形。首先,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电缆的分隔槽的壁部分地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切口。然后,将电缆布置成使得突出部向上或向下突出。接着,将加压构件附接至基部,并且使形成有切口的电缆的被加压部在上下方向上在加压构件与接受部之间被夹持并加压。如此夹持的被加压部的突出部弹性变形以在横向方向上扩展,从而形成联接带。同时,两个覆盖部在由联接带彼此联接的同时,在横向方向上彼此远离地移动。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一方面,仅通过在电缆中形成部分切口并通过上下夹持并加压电缆,即可使两根导线在不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彼此分开所需距离。另外,可以使两根导线保持彼此分开所需距离。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使两根导线彼此分开所需距离并且能够保持导线间的所需距离的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1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