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QR二维码的单向跨网文件传输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01820.1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2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陈亮;郭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后勤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K7/14 | 分类号: | G06K7/14;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丰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1 | 代理人: | 李学康 |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qr 二维码 单向 文件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R二维码的单向跨网传输方法,将发送端文件信息转换为二维码码图,接收端利用摄像头扫描发送端生成的二维码图像,二维码接收软件对摄像头捕获的图像进行预处理,计算图像的积分图并提取Haar‑like特征,输入到训练好的级联Adaboost分类器中,利用Zbar二维码检测算法对级联分类器识别的结果进行解析,从而获得所发送的文件。相较于现有的单个二维码显示和固定式矩阵二维码显示方式,该方法拥有更高的数据传输效率和传输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物理隔离网络的文件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信息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处理公文、网络化办公已经成为了政府机关单位和企业事业部门等的日常办公手段。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对于大多数行政单位和企业事业单位来说,严禁将本单位办公所用的内网同外网(互联网)接通,对于内网和互联网会进行物理上的彻底隔离。对于内网与外网交换数据,采用审批后手工刻盘方式,操作繁琐、效率低下,制约着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为了解决因为网络物理隔离带来的跨网文件传输问题,提出基于QR二维码的单向跨网传输方法,采用以二维码码图为媒介的传播方式,即将发送端信息转换为二维码码图,接收端识别二维码码图所包含的信息,实现信息数据的跨网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物理隔离的网络之间的文件传输,提升文件传输效率。
本发明利用二维码可以表达信息的特点,选取二维码为跨网传输信息的媒介,二维条码种类很多如PDF417码、QR码、汉信码、MaxiCode码、ShotCode码等,因为QR码对拍摄角度要求低、识别解析速度快、容量大、纠错能力强,综合以上多种因素等,选取二维码中的QR码作为本发明的传输媒介。纯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件,除了编码模式上与其他普通文件不同外,在传输处理过程中与普通文件一致,因此后续描述技术方案过程中,将纯文本作为文件的一种,统称为文件进行描述。
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为:
基于QR二维码的单向跨网文件传输方法,首先,在发送主机上将要传输的文件编码成QR二维码码图,根据所用的QR二维码版本和纠错级别计算一个QR二维码存储信息容量上限,设定一个小于此上限的QR二维码存储信息容量,将原始文件信息按QR二维码存储信息容量切割成若干个单位文件;将此单位文件编码生成二维码码图,根据二维码图像大小和发送端主机屏幕分辨率决定一帧屏幕上二维码码图数量;将QR二维码码图循环显示到屏幕上;
其次,配置接收主机摄像头分辨率和摄像头帧数,接收主机摄像头的帧数高于屏幕刷新显示二维码码图的速度;利用接收主机摄像头不断捕获发送主机的屏幕图像,并按照二维码的解码方法解析该张图像中包含的二维码信息;摄像头不断的捕获图像,直至将所有图像捕获完成,对捕获到的每张图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进行二维码解码;如果发送主机的一张屏幕图像同时包含多个二维码,则将多个二维码进行解析并按照二维码头部顺序标识进行拼接;如果该图像解析后得到的内容已经被拼接过,则丢弃重复内容;如果图像中存在未被拼接的内容,则将此部分内容拼接;当接收主机上的摄像头捕获到图像后,二维码接收软件首先对摄像头捕获的图像进行预处理,计算图像的积分图并提取Haar-like特征,然后将Haar-like特征输入到训练好的级联Adaboost分类器中,由级联分类器识别得到结果并输出;对识别输出结果,采用Zbar二维码检测算法对由级联分类器识别的图像进行解析,并按照图像解析后的顺序标识进行拼接和重复性检测,对比解析后二维码顺序标识,如果已存在含有该标识的二维码则丢弃,否则按照顺序标识进行拼接;二维码图像解析后的内容根据自己的顺序标识信息,按照顺序拼接在一起,并丢弃顺序标识,得到最终的接收文件。图1为基于级联分类器的QR二维码单向跨网文件传输方法功能图。图2为本发明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后勤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后勤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18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