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型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0794.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致峰;郭学武;陈朝辉;陆徐波;顾腾;黄凯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28/04;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陶粒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合物:粗骨料800‑900份,细骨料320‑340份,水泥180‑210份,水120‑145份,粉煤灰35‑50份,废弃混凝土集料30‑40份,陶粒70‑100份,外加剂7‑10份,其中外加剂包括聚氧乙烯醚硫酸钠85‑100份。本发明提供环保型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能够增大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并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保型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凝胶材料(有机的、无机的或有机无机复合的)、颗粒状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一般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
授权公告号为CN101323517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植被混凝土,由水、水泥、废弃混凝土集料、混凝土碱性中和剂和聚羧酸减水剂组成,具体的配合比为:水∶水泥∶废弃混凝土集料为0.28~0.32∶1∶5;混凝土碱性中和剂为水泥用量的10%~20%;聚羧酸减水剂为水泥用量的1%~2%。该发明具有可解决废弃混凝土堆放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又可解决集料过度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及在混凝土上种植植物技术问题,从而起到资源的再生利用、调节生态平衡和美化环境的效果。
该发明含有废弃混凝土集料,而废弃混凝土集料由废弃混凝土破碎制得,在破碎过程中形成形状不规则的颗粒,增大了集料与水泥凝胶材料的结合表面,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粘结性。然而,废弃混凝土集料的不规则形状在混泥土搅拌过程中,阻碍水泥、集料颗粒之的流动,导致混凝土和易性下降。同时,废弃混凝土集料的不规则颗粒相互交错堆积,混合得到的混凝土容易在集料颗粒之间形成孔隙,造成混凝土的抗渗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陶粒混凝土,能够增大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并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陶粒混凝土,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合物:粗骨料800-900份,细骨料320-340份,水泥180-210份,水120-145份,粉煤灰35-50份,废弃混凝土集料30-40份,陶粒70-100份,外加剂7-10份,其中外加剂包括聚氧乙烯醚硫酸钠85-10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粗集料、废弃混凝土集料和细集料为骨料,作为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支撑,水泥、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与水反应为凝胶材料将粉煤灰、陶粒粘接在骨料上,得到环保型陶粒混凝土。
其中,废弃混凝土集料替代部分细骨料,从提高废料利用率和节省材料,起到环保的作用。粉煤灰形态为球状玻璃微珠,起到滚珠轴承的作用,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减水性,还能减小混凝土内部的摩擦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陶粒内含有许多微孔,因此陶粒的质量较轻,代替部分细骨料,减小混凝土的重量,便于施工拌和输送混凝土。
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溶解在水中为光滑透明的黏稠溶液,有极好的附着力和渗透力,而粉煤灰颗粒呈多孔型蜂窝状组织,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高的吸附活性,因此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可渗透到粉煤灰内部,沾附粉煤灰颗粒填充到废弃混凝土集料附着填补并包裹在废弃混凝土集料表面,提高废弃混凝土集料的光滑度,从而提高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
同时,由于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沾附粉煤灰和水泥颗粒到骨料孔隙中,能够增强混凝土的黏结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由于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分子结构具有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可以使水泥、粉煤灰与水混合更均匀,与集料混合后,使得凝胶混合物对集料的支撑力度均匀分布,减小混凝土因为局部强度低于周围的强度,在受到应力时,周围强度大的混凝土挤压强度低的混凝土,造成强度较低的混凝土局部破碎,从而影响混凝土整体强度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蔗种植用甘蔗头剪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阵列信号模拟去相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