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弹性支架、悬架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0561.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0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卉;王坤;彭馨瑶;裴金顺;欧阳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孟欢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弹性 支架 悬架 系统 汽车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块化弹性支架、悬架系统及汽车,悬架系统包括模块化弹性支架、导向机构和承载件;模块化弹性支架包括外套管、弹性体、内套管和两个安装翼;外套管为中空圆柱结构,外套管外表面上同轴设置有若干安装副,若干安装副沿不同径向设置;弹性体为中空结构,弹性体安装在外套管的中空圆柱结构内;弹性体的不同径向具有不同刚度;导向机构根据不同刚度需要可调整地安装在其中一安装副上;内套管为中空圆柱结构,内套管套装于弹性体内,并与外套管、弹性体同轴设置;两个安装翼一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内套管两端;因此使用一个模块化弹性支架即可用于多个性能不同的汽车,且结构不易于松动,安装方便、适用性广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底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弹性支架、悬架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悬架系统是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与车架连接部分组成的整个支持系统;悬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
汽车底盘悬架系统主要由弹性元件、减震器以及导向机构等组成,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作用。悬架导向机构的结构形式有很多,比如双横臂悬架的上下控制臂、多连杆悬架中的各个连杆、麦弗逊悬架中的摆臂及扭力梁悬架中的纵臂等,这些摆臂、连杆大多在端部压装或安装有弹性衬套这一弹性元件,通过穿过弹性衬套内孔的紧固螺栓与副车架、车身等周边承载件上的支架相连,螺栓拧紧后承载件上的支架变形夹紧衬套内孔套管。在汽车行驶时,弹性衬套通过橡胶的不断变形来允许悬架导向机构的不断摆动,导向机构所受到的复杂力、力矩也通过弹性衬套向承载件进行传递,在传递过程中,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将受到弹性衬套的刚度影响。
上述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紧固安装方面,弹性衬套靠两侧的承载件支架异向变形来夹紧,由于支架变形后始终存在回弹力,若紧固件拧紧力设计不当,在导向机构不断摆动的过程中,这种连接结构极易发生松动异响,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二是弹性衬套在安装方向上刚度是限定的,如果不符合性能要求只能整体报废,无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从而导致零件成本无法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化弹性支架、悬架系统及汽车,使用一个模块化弹性支架即可用于多个性能不同的汽车,且结构不易于松动,安装方便、适用性广泛。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弹性支架,用于悬架系统中,所述悬架系统包括导向机构和承载件;所述模块化弹性支架包括外套管、弹性体、内套管和两个安装翼;外套管为中空圆柱结构,外套管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副,若干所述安装副沿不同径向设置;弹性体为中空结构,弹性体安装在所述外套管的中空圆柱结构内;所述弹性体的不同径向具有不同刚度;所述导向机构根据不同刚度需要可调整地安装在其中一安装副上;内套管为中空圆柱结构,内套管套装于所述弹性体内,并与所述外套管、所述弹性体同轴设置;两个所述安装翼一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内套管两端,两个所述安装翼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承载件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管内壁设置有贯通的花键孔;所述安装翼包括花键轴,所述花键轴安装于所述花键孔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端与所述承载件相连;所述安装板另一端与所述花键轴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翼还包括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套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并靠近所述花键轴方向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挡板的直径小于所述外套管直径,并大于所述内套管直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挡板距所述花键轴最远端面的长度小于所述内套管长度的1/2。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外套管、所述内套管通过硫化固结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5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