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原土的土遗址裂缝修补浆液及其制备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00236.4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7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袁中夏;王天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遗址 裂缝 修补 浆液 及其 制备 使用方法 | ||
利用原土的土遗址裂缝修补浆液及其制备及使用方法,按质量百分比,其组分为:土遗址原土:50%~55%,干细砂:15%~17%,浓度26.6%的水玻璃:28%~34%,木质素磺酸钠:1%。制备及使用方法的步骤为:步骤(1)土遗址原土研磨成粉末;步骤(2)备纯净干细砂,26%的硅酸钠水溶液;分析纯木质素磺酸钠;步骤(3)依次将木质素、原土和细砂加入硅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步骤(4)将浆液静置1h以上,待其均匀,并释放混合物中的气泡;步骤(5)用一次性注射器检查浆液的流动性,若浆液能顺利通过2mm的注射器圆孔,则其流动性较佳,能用于修补较细的裂缝;当修补较大的裂缝时,增加原土和细砂的比例;步骤(6)注浆并养护14‑28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土遗址原土的裂缝修补技术,特别对于北方地区黄土和粉土为材料的夯土建筑可以回收风化脱落的原土用于裂缝修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减少人工粘合材料的使用,尽可能保持土遗址的原貌。
背景技术
我国有大量的土遗址文物,比如夯土长城、夯土建筑等。以秦昭王长城为例,由于年代久远,风化严重,大多存在各种成因的裂缝。这些裂缝如果不及时修补,就会加速风化,导致夯土裂解、崩塌。因此,在尽量少改变土遗址的前提下及时修补其裂缝是保护土遗址文物的重要途径。
对于裂缝传统的修补方法是用砂土、碎石或者土块充填缝隙,然后用遗址修复土配制的泥浆灌注。然而普通泥浆在干燥过程中会因为失水发生开裂,严重影响修复效果,同时普通泥浆的耐水性能较差,在雨水冲刷及地下水作用下易发生破坏。
目前技术上较为成熟,应用较广的土遗址的修补维护技术大体有两类:一类采用锚固的方法进行加固,目的是阻止土遗址倒塌和解体。这类方法短期效果较好,但是长期来看也存在问题。一是在锚固的过程中对土遗址带来不利影响,甚至破坏,对土遗址的长期稳定性不利,还可能因为扰动影响加速局部风化。二是土遗址中添加了人造结构,无法实现对文物的原状保护。第二类是以各种浆液修补裂缝。这些浆液有采用有机的,比如各种PS树脂材料、有机硅等;也有无机的如氢氧化钡、氢氧化钙和水玻璃等。但是,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任何一种修补方法应该优先考虑利用土遗址原材料,特别很多土遗址散落的土块等应该加以利用,以减少人工浆液的使用。
经检索现有相关专利有:1)一种土遗址裂缝修补剂及应用(CN 105439525 A),该专利所用土遗址裂缝修补剂主要用无机胶凝材料(石膏)70%-79%,无机矿粉粉料(生石灰、矿粉和硅灰中的一种或者其组合):18%-27%,缓凝剂0.1%~0.3%,表面活性剂:2%~3%,增稠剂:0.2%~0.4%。这种修补浆液尚需和遗址土掺合使用,其比例为20%wt~40wt%。该发明专利所给实例中修补剂的比例达40%,土遗址原土比例60%。
2)一种高含砂量土遗址加固方法(CN 105604341 A),该专利主要适用于高含砂土遗址,使用中需要水洗非遗迹原土,并混合正硅酸乙酯、乙醇、蒸馏水、草酸乙醇等,工序复杂,对高含砂的土遗址较为适用,但是对黏性和弱黏性土遗址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原土的土遗址裂缝修补浆液及其制备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是利用原土的土遗址裂缝修补浆液及其制备及使用方法,利用原土的土遗址裂缝修补浆液,按质量百分比,其组分为:
土遗址原土:50%~55%,干细砂:15%~17%,粒径0.25mm~0.075mm,浓度26.6%的水玻璃:28%~34%,木质素磺酸钠:1%,分析纯,选用颜色较浅的,总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修补8mm以下的细裂缝时,水玻璃的比例取大值以提高浆液的流动性;修补8mm以上的稍大裂缝时,土遗址原土和细砂的比例取大值,能减少人工原料的使用比例。
以上所述的利用原土的土遗址裂缝修补浆液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将风化散落的土遗址原土收集起来,研磨成粉末,并过0.5mm土工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2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纤连接器端面检测的检测触发结构
- 下一篇:车牌定位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