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的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0071.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1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冰峰;魏新南;何承志;黄振雄;潘锡柱;董灶安;周兴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C02F9/04;B01D50/00;B01D53/78;B01D53/6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叶镇豪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土壤 修复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污染土壤挖运阶段,污染土壤筛分破碎阶段,污染土壤含水率调节阶段和污染渣块冲洗阶段;污染土壤从污染区域开挖后,运输至预处理车间,采用筛分破碎机对运入预处理车间的污染土壤进行筛分破碎处理;筛分分级产生的粒径≥50mm的污染渣块和粒径<50mm的污染土壤分开堆置;对粒径<50mm的污染土壤调节含水率≤20%后进入热脱附处理设备处理,对粒径≥50mm的污染渣块进行冲洗,以去除附着在大粒径渣块上的各类污染物;清洗干净的渣块在检测合格后资源化利用或进行基坑回填;本发明将污染土壤按粒径进行分类预处理,提高了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和修复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具备推广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治理技术领域,特别地是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境中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土壤污染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土壤污染不但影响农产品产量与质量,而且涉及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可通过食物链危害动物和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土壤污染后需要进行修复,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对原工业用地转化二类居住用地、服务设施用地(幼儿园)、商业用地商务用地、公园绿地以及供水用地要进行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经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属于被污染场地的,编制治理修复方案,并开展修复工作,以保障人体健康、维护正常的生产建设活动,防治场地性质变化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原工业用地的土壤中主要污染物为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土壤修复材料被研制出来;通过人工喷撒修复剂、种菌溶液等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存在修复效果较差、修复效率较低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污染土壤的预处理方法,使得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较好、修复效率较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污染土壤修复效果和修复效率的污染土壤修复的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染土壤挖运阶段;污染土壤从污染区域开挖后,运输至预处理车间;
(2)污染土壤筛分破碎阶段;采用筛分破碎机对运入预处理车间的污染土壤进行筛分破碎处理;筛分分级产生的粒径≥50mm的污染渣块和粒径<50mm的污染土壤分开堆置;粒径<50mm的污染土壤进入热脱附处理设备处理,粒径≥50mm的污染渣块进行后续冲洗处理;
(3)污染土壤含水率调节阶段;对粒径<50mm的污染土壤调节含水率≤20%;
(4)污染渣块冲洗阶段;对粒径≥50mm的污染渣块进行冲洗,以去除附着在大粒径渣块上的各类污染物;清洗干净的渣块在检测合格后资源化利用或进行基坑回填。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污染土壤挖运阶段采用挖机将特定污染土壤挖出,再利用运输车将污染土壤运输至异位热脱附修复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污染渣块冲洗阶段中,筛分后的污染渣块由卡车运至污染渣块暂存区统一堆置、冲洗;由卡车或装载机进行冲洗后的污染渣块清理,并运输至待检区域进行堆置待检。
进一步地,污染渣块的堆料厚度为单层堆料,采用挖掘机搅动、平铺;冲洗区周边设置挡水墙,防止冲洗水溅出;冲洗水经冲洗区四周排污沟收集后排入沉淀池;冲洗过后的清洁渣块,由装载机进行场内物料倒运,每批次清洗渣块量为5~8m3,冲洗时间不少于15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污染渣块冲洗阶段产生的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