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米辣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9446.6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3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刚 |
主分类号: | A23L27/60 | 分类号: | A23L27/60;A23L27/10;A23L33/00;A23L33/115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孟仕杰 |
地址: | 4714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米 辣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米辣酱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小米辣椒、大豆油、葱、姜、蒜、香辛料、调味料及食品添加剂。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小米辣酱中添加多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香辛料,能够在提高小米辣酱风味的同时,使得小米辣酱能够健脾开胃、祛湿化痰,同时能够避免出现小米辣酱食用过多产生的腹部绞痛,减少了化学调味料的摄入,且原料中营养成分高,便于人体吸收,适于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米辣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原产于云南的一种很小但很辣的辣椒,据说现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里仍有半野生型的“小米椒,现各地都在普遍栽培.小米辣可提升胃温,杀虫。用于胃寒,痔疮,虫病。有的野菜小米辣也用于调味。新鲜野菜小米辣在我国云贵川等地较为常见,多用于做食材,也有部分地区用做观赏类植物。
由于小米辣的果实非常辣,因此它一般被当作调料,川菜做菜常用的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米辣酱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小米辣酱,包括小米辣椒、大豆油、葱、姜、蒜、香辛料、调味料及食品添加剂。
进一步的,所述香辛料包括花椒、八角、桂皮、香叶、甘草、白芷、薄荷、沙姜、草果、香茅草。
进一步的,所述调味料包括食盐。
进一步的,所述食品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脱氧乙酸钠。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小米辣椒180-220g,大豆油40-55g,葱7-14g、姜3-8g,蒜15-35g,花椒0.05-0.2g,八角0.05-0.2g,桂皮0.1-0.4g,香叶0.05-0.2g,甘草0.1-0.6g,白芷0.1-0.4g,薄荷0.2-0.7g,沙姜0.3-0.8g,草果0.2-0.7g,香茅草0.3-1g,食盐30g,山梨酸钾0.0005g,脱氧乙酸钠0.0005g。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小米辣椒200g,大豆油50g,葱10g、姜5g,蒜20g,花椒0.1g,八角0.1g,桂皮0.2g,香叶0.1g,甘草0.4g,白芷0.2g,薄荷0.5g,沙姜0.6g,草果0.5g,香茅草0.7g,食盐30g,山梨酸钾0.0005g,脱氧乙酸钠0.0005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小米辣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料,挑选优质的产品,并按照上述重量称取原料;
S2、分拣,对称取出的原料进行分拣,将不符合加工要求的产品挑选出来;
S3、清洗,将小米辣椒通入高温高压清洗机中进行清洗,其他可清洗原材料在水中浸泡清洗干净即可;
S4、风干,将清洗后的原材料导入热风干线进行风干操作,将清洗后原料所沾覆的水分及原料自身的水分烘干;
S5、熬制,将风干后的小米辣椒倒入熬制机中,将大豆油倒入熬制机中进行熬制,并在熬制过程中进行充分搅拌,熬制4-6h;
S6、调味,在步骤S5熬制完成后,将葱、姜、蒜、香辛料、调味料及食品添加剂倒入熬制机中搅拌均匀,再次熬制2-2.5h;
S7、杀菌,将熬制好的小米辣酱通入高温杀菌机中进行高温消毒杀菌操作;
S8、装瓶,杀菌后的小米辣酱晾凉后,按公知工艺装瓶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和S8中,均在无尘车间进行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在熬制前,将小米辣椒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刚,未经王晓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9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