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乳腺癌的融合肽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8626.2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3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虎;刘雪;王雨婷;陈昱锦;时瑞;李保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A61K47/6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224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乳腺癌 融合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靶向乳腺癌的融合肽及应用。该融合肽包括N端的穿膜肽和C段的前导肽,所述前导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根据生物学中心法则,研究了转录因子PDEF核定位信号关键序列,依此设计合成了靶向抑制PDEF入核转运的前导肽,并进一步制得融合肽,实验证实该融合肽可以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靶向乳腺癌的融合肽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范围内癌症新发病例逐年增加,乳腺癌(Breast cancer,BC) 仍然是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在中国亦是如此。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根据基因表达谱可将其分为basal-like、 luminal和HER2+三种亚型,分别占比约10~15%、60~70%和25~30%。basal-like型乳腺癌恶性程度高,临床上尚无理想靶向药物;luminal型乳腺癌占比约60~70%,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预后较好,临床上可采取内分泌治疗;HER2+型乳腺癌占比约25~30%,预后较差,临床上常采用抗HER2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然而,luminal型和HER2+型乳腺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会发生耐药现象。因此,现有治疗手段仍不能满足临床乳腺癌个体化治疗需求,开发新型治疗靶点和药物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整合分析TCGA数据、CCLE数据、GTEx数据和肿瘤细胞生长依赖基因数据,发现前列腺来源Ets因子(Prostate-Derived Ets Factor, PDEF)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且特异性促进PDEF高表达的 luminal和HER2+型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提示PDEF是一个有潜力的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靶向乳腺癌的融合肽,该融合肽包括N端的穿膜肽和C段的前导肽,所述前导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RLWGIRKNRPAMNYDKLSRSIRQYYKKGIIRKPD(SEQ ID NO:1)。
本发明中的所述穿膜肽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穿膜肽,包括但不限于:TAT、Penetratin、Polyarginines、DPV1047、MPG、Pep-1、pVEC、ARF(1-22)、 BPrPr(1-28)、MAP、Transportan、p28、VT5、Bac 7(Bac 1-24)、C105Y、PFVYLI 或Pep-7。
本发明的融合肽可以通过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合成,也可以商购获得。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上述前导肽在制备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剂中的应用。
具体地,所述乳腺癌细胞为MDA-MB-453细胞和/或SK-BR-3细胞。
本发明根据生物学中心法则,研究了转录因子PDEF核定位信号关键序列,依此设计合成了靶向抑制PDEF入核转运的前导肽,并进一步制得融合肽,实验证实该融合肽可以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如MDA-MB-453和 SK-BR-3细胞的生长。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PDEF对癌症细胞生长的影响。A:敲除PDEF靶向抑制 PDEF高表达乳腺癌细胞的生长;B:敲低PDEF靶向抑制PDEF高表达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图2示出了PDEF核定位信号NLS对其入核转运的影响。A:在线工具预测显示PDEF核定位信号氨基酸序列为: RLWGIRKNRPAMNYDKLSRSIRQYYKKGIIRKPD;B: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证实核定位信号NLS缺失抑制PDEF入核转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86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