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冷却壁分弧吊装批量就位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8624.3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2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巍;单博龙;孔炯;吴孟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13/00;B66C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沈抗勇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冷却 壁分弧 吊装 批量 就位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分弧吊装批量就位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高炉冷却壁安装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起吊设备,还包括:连接在起吊设备和冷却壁之间的主吊架,所述主吊架的横截面为1/4圆周长的弧形结构且与高炉内壁适配。将主吊架的结构改进为与高炉内壁适配的弧形结构,且利用1/4圆周长结构可以无障碍地通过炉口,同时还能保证在有效地保证吊装过程中地安全性,利用弧形结构还可以有效地将冷却壁和炉壁更加近距离安装,进而有效减少冷却壁与炉壁位置重合后的操作步骤,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冷却壁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冷却壁分弧吊装批量就位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冷却壁,作为高炉炼铁系统中的冷却设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炉冷却壁的安装速度和精度,直接影响着后续工艺的生产乃至产品质量。
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324689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高炉冷却壁更换专用吊装工具,通过在横梁两端配套安装两套手拉猫头小车,并和手拉猫头小车配套安装手拉葫芦,在拆装冷却壁时,手拉葫芦实现轴向定位,手拉猫头小车实现径向定位,卷扬机一次吊装到位后,使用手拉葫芦和手拉猫头小车进行微调,提高效率,而且一次吊装两块冷却壁,同时进行两块冷却壁的拆装,缩短高炉检修用时,省时省力的技术效果。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横梁以及两端设有的手拉猫头小车实现同时安装两个冷却壁,横梁长度一般近似炉内直径长度才能将冷却壁安装在对应位置,安装或更换过程中需要同时操作两端地手拉猫头小车,操作难度较大,并且在吊装过程中由于吊具特定的结构易发生触壁问题,存在较大地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冷却壁分弧吊装批量就位装置及施工方法,旨在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冷却壁分弧吊装批量就位装置,包括起吊设备,还包括:连接在起吊设备和冷却壁之间的主吊架,所述主吊架的横截面为1/4圆周长的弧形结构且与高炉内壁适配。将主吊架的结构改进为与高炉内壁适配的弧形结构,且利用1/4圆周长结构可以无障碍地通过炉口,同时还能保证在有效地保证吊装过程中地安全性,利用弧形结构还可以有效地将冷却壁和炉壁更加近距离安装,进而有效减少冷却壁与炉壁位置重合后的操作步骤,节约施工成本。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主吊架包括两个主架梁,两个所述主架梁的纵截面为C型结构,两个所述主架梁背对设置,两个所述主架梁之间固定连接有承力板,所述承力板的底部部分延伸至主吊架的下方,位于主架梁下方的所述承力板上开设有吊孔。为了使得主吊架能够完全承载单块或多块冷却壁,故将两个主架梁的截面设计为C型结构,提高主吊架的抗扭性能和抗拉性能,同时承力板与主架梁之间接触面较大可以有效保证抗拉强度。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还包括支承架,所述支承架固定连接在主吊架的底部,所述支承架设置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主吊架沿长度方向的1/4长度处、 3/4长度处。为了更好地保证主吊架的抗拉能力和抗扭能力,故设计该支承架,同时在吊具不使用时,利用支承架还能稳定地安放避免出现磕碰损坏。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主吊架的顶部设有平衡结构,所述平衡结构用于维持在非承载工况下的主吊架呈水平状态。通过平衡结构可以有效保证在主吊架在非承载工况下的水平状态,防止出现受力不均衡导致的侧偏影响吊装质量。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平衡结构包括两个吊耳,两个所述吊耳连线的中心与主吊架的重心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为了实现主吊架在承载和非承载工况下的平衡状态,承载工况下能故作此设计。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平衡结构包括三个吊耳,三个所述吊耳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一个所述吊耳位于主吊架的中部、其余两个所述吊耳分别位于主吊架的两端。为了实现主吊架在承载和非承载工况下的平衡状态,故作此设计。
还公开了一种高炉冷却壁分弧吊装批量就位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8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补偿式防抖护肘
- 下一篇:一种靶向乳腺癌的融合肽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