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混凝土浆体均匀性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8388.5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东;李江华;谭华;熊剑平;周胜波;禤炜安;焦晓东;陈杰;黄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6;G01N5/00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邓世江;谭月萍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混凝土 均匀 评价 模型 方法 | ||
1.一种透水混凝土浆体均匀性评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试验模型包括底座、振动台和底端封闭和上端开口的立方体容器,所述振动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方体容器设置在所述振动台上;所述立方体容器由上至下呈竖向可拆卸拼装连接的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下壳体的底端封闭、上端开口,在所述上壳体的四周外壁、中壳体的四周外壁和下壳体的四周外壁分别设置有连接耳,相邻之间的上壳体的外壁与中壳体的外壁之间以及相邻之间的中壳体的外壁与下壳体的外壁分别通过连接耳和螺栓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浆体均匀性评价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开口部和所述中壳体上端开口部的内壁设置有支撑台阶,在所中壳体的下端开口部和上壳体的下端开口部分别设置有向壳体内部收缩的插合部,所述中壳体下端开口部的插合部插合在所述下壳体上端开口部的支撑台阶上,上壳体下端开口部的插合部插合在所述中壳体上端开口部的支撑台阶上。
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浆体均匀性评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开口部外壁与中壳体的下端开口部外壁之间以及所述中壳体的上端开口部外壁与所述上壳体的下端开口部外壁之间通过连接耳和螺栓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浆体均匀性评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中壳体以及下壳体的内长度和内宽度为150mm~180mm;所述上壳体、中壳体以及下壳体的高度均为50mm~80mm;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的厚度不低于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浆体均匀性评价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体的上开口部设有容器盖体,该容器盖体的外壁与所述上壳体的外壁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容器盖包括外盖体、设置在外盖体内壁的环形支撑台和滑动设置在外盖体内壁顶端与环形支撑台之间的承压块体,所述承压块体的顶端与外盖体的内壁顶端之间形成一缓冲腔体,所述承压块体匹配插入至上壳体上开口的内壁,该外盖体的内壁匹配套设在所述上壳体上开口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浆体均匀性评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腔体内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承压块体的顶与外盖体内壁顶端之间通过所述弹性部件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浆体均匀性评价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振动台通过旋转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浆体均匀性评价模型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新拌透水混凝土浆体分两层装入由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立方体容器中,在每层装入过程中从立方体容器的边缘向中心均匀插捣10~20次;
步骤二、将立方体容器置于振动台上,盖上容器盖体并扣紧在立方体容器的外壁,使承压块体与混凝土浆体接触,启动振动台进行振动使透水混凝土浆体密实,振动的时间持续120s-180s,取下容器盖体,并将其表面抹平,在透水混凝土浆体初凝结前,依次拆除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外壁拼装的螺栓,每拆除一个壳体时,分别切除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内生成的透水混凝土浆体,再分别称量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内生成的透水混凝土浆体的质量;
步骤三、称量后再经冲洗和筛分,再次相应称量透水混凝土浆体中所含骨料和/或砂的饱和面干质量和测量相对应的表面积,通过透水混凝土浆体的质量进行评价透水混凝土的均匀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透水混凝土所使用骨料公称粒径为2.36mm~19.5mm;所述的筛分的筛孔尺寸为0.15mm~2.36mm;在所述步骤二中,在振动台振动过程中还启动旋转台带动立方体容器作离心转动,以及将所述容器盖体扣接在立方体容器的外壁,承压块体与混凝土浆体接触振动和离心转动过程中,使透水混凝土浆体更加密实,振动完成后拆除容器盖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称量所述上壳体1、中壳体和下壳体内生成的透水混凝土浆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称量透水混凝土浆体中所含骨料和/或砂的饱和面干质量分别为W1、W2和W3,表面积分别为S1、S2和S3,则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内生成的透水混凝土浆体的均匀度满足:
而透水混凝土浆体的总体均匀度U满足各透水混凝土浆体均匀度之和,即总体均匀度U满足:U=U1+U2+U3,总体均匀度U越小透水混凝土的浆体均匀性越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83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摄像头本地化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视柜冷暖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