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节杆部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8286.3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1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军;秦健;王战兵;徐生荣;孙立峰;黄锐;甘龙;刘智;艾然;杨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邱雨家 |
地址: | 4417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节杆部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节杆部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粗车转向节杆部;步骤S2:半精车转向节杆部的轴头、轴颈、止口和盘面;步骤S3:在转向节杆部轴头部钻取十字孔;步骤S4:将转向节轴向固定在车床上,并且将转向节的上耳固定;步骤S5:精车转向节杆部的轴头、轴颈、止口和盘面。本发明采用转向节杆部加工工艺的优化及在把拨盘(11)定位夹具上的改进相互共同作用,在十字孔不受到加工损伤的同时保证了止口及盘面相对轴颈的形位公差,提高杆部的精度,同时,将转向节夹装在车床上时,采用自动夹装机构,能快速将转向节进行夹装,并且能驱使转向节上耳两侧的夹装块同时夹紧上耳,保证了转向节受力的均匀性,保证了转向节精车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节加工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节杆部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车轮转向的铰链,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一般呈叉形,上下两耳有安装主销的两个主销孔,转向节杆部的轴颈用来安装车轮。现有的的转向节杆部加工工艺为:粗车转向节杆部→半精车转向节轴颈同时一步到位精车止口及盘面→钻取杆部轴头部的十字孔→精车转向节轴颈。但是这种加工工艺中,止口及盘面在半精车轴颈的工序已经一步加工完成,与后续的精车轴颈工序分离,导致止口及盘面相对轴颈的形位公差难以保证,并且为避免精车之后工序在装夹过程中划伤轴颈,需先钻十字孔,最后精车杆部轴颈,但在钻十字孔时钻头会破坏轴头处中心孔,严重影响最后精车轴颈的精度,而且现有的精车上的夹装定位夹具需要将转向节轴向固定之后,再通过夹具上的固定螺栓将转向节的上耳通过两侧的螺栓固定,如图1中所示,这种夹具是通过人工判断两侧对转向节的夹紧程度调节两侧的螺栓伸缩量,转向节受力不均匀、容易造成精车时跳动,影响转向节杆部加工的精度。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转向节杆部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转向节杆部加工工艺的优化及在把拨盘定位夹具上的改进相互共同作用,在十字孔不受到加工损伤的同时保证了止口及盘面相对轴颈的形位公差,提高杆部的精度,同时,将转向节夹装在车床上时,采用自动夹装机构,能快速将转向节进行夹装,并且能驱使转向节上耳两侧的夹装块同时夹紧上耳,保证了转向节受力的均匀性,保证了转向节精车的精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转向节杆部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粗车转向节杆部;
步骤S2:半精车转向节杆部的轴头、轴颈、止口和盘面;
步骤S3:在转向节杆部轴头部钻取十字孔;
步骤S4:将转向节轴向固定在车床上,并且将转向节的上耳固定;
步骤S5:精车转向节杆部的轴头、轴颈、止口和盘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步骤S4为将转向节上耳固定在夹具上,上耳的中心孔一与夹具的顶针一相配合,上耳的上耳固定在自动夹装机构上,移动位于远离夹具的一端的溜板箱,将溜板箱的顶针二与转向节的杆部轴头的中心孔二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中心孔二一端与十字孔相连通,另一端为敞开端与轴头的端部共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转向节的轴头由42mm加长至44mm,所述轴头的外端面与十字孔中心沿转向节轴线方向的距离由10.5mm加长至为12.5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夹具包括拨盘和顶针一,所述顶针一固定设置在拨盘中心通槽中,所述顶针一伸出中心通槽,所述拨盘表面上固定有用于夹装转向节上耳的自动夹装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8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制品板材拼接安装用的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道内部油块的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