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菌化干化碳化控氧焚烧污泥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8211.5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丹;吴冠军;王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丹丹;吴冠军;王骥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02;F23G5/44;F23G5/5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谢浪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菌 化干化 碳化 焚烧 污泥 治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菌化干化碳化控氧焚烧污泥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输送机、惰性气体源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干化筒体;
所述干化筒体包括同轴套置且同步运动的内层能量釜和外层能量釜,所述内层能量釜的内侧设置轴向螺旋延伸的内层螺旋导叶,所述外层能量釜的内侧设置轴向螺旋延伸的外层螺旋导叶,所述内层螺旋导叶与所述外层螺旋导叶的旋向相反;
所述内层能量釜的其中一端为与所述污泥输送机对接的进料端,另一端为与所述外层能量釜的进料端对接的出料端,所述外层能量釜的进料端形成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上设有燃烧器,所述惰性气体源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能量釜内固定设有打散辊,所述打散辊上均匀分布有打散耙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能量釜上设有测温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源为制氮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能量釜的进料端连接有废气收集仓,所述污泥输送机穿过所述废气收集仓与所述内层能量釜连接;
所述外层能量釜的出料端连接有物料收集仓,所述物料收集仓的顶部设有废气出口,底部设有出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收集仓以及所述物料收集仓的废气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除尘系统、脱硫脱硝系统、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和冲天管连接,所述管道上还设有牵引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系统为除尘喷淋塔;
所述脱硫脱硝系统为脱硫脱硝喷淋塔;
所述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为活性炭吸附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收集仓的出料口依次与物料输送机、物料提升机、成品运转仓以及打包输送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能量釜的进料端和出料端相对且封闭设置;其中,
所述外层能量釜的出料端匹配密封穿过所述物料收集仓,并可相对所述物料收集仓自由转动,所述外层能量釜位于所述物料收集仓中的部分均匀设有落料孔;
所述废气收集仓与所述内层能量釜的进料端密封转动连接。
10.一种无菌化干化碳化控氧焚烧污泥治理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通过污泥输送机送入内层能量釜中,同时污泥经内层能量釜的内层螺旋导叶引导不断向前运送,当预热污泥进入燃烧室后,惰性气体源通过管道连接外层能量釜,控制内外层能量釜内氧气含量,燃烧室内设置的燃烧器对预热污泥的进行常压控氧高温灼烧,污泥中水分快速转化为蒸发、微生物被灭活及有机物分解碳化,产生的渣料进入外层能量釜中,渣料在外层能量釜进一步干化碳化,剩余渣料通过外层能量釜的外层螺旋导叶从外层能量釜的出料端排出,污泥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内层能量釜和外层能量釜的废气排放口达标排放,从而完成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丹丹;吴冠军;王骥,未经何丹丹;吴冠军;王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82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