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车点推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98097.6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9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黄晓东;刘伯龙;束纬寰;马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7 | 分类号: | G06F16/9537;G06F16/955;G06Q30/06;G06Q50/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七星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3 | 代理人: | 袁春晓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车 推荐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车点推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起点以及目的地;基于所述原始起点召回至少一个候选站点;计算各个所述候选站点的相关特征数据;基于所述相关特征数据对各个所述候选站点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得到至少一个推荐上车点。本申请基于候选站点的相关特征数据对多个候选站点进行排序,从而获得更合适的推荐上车点,可以兼顾司乘体验,降低司机和平台的运力成本,提高出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车点推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约车成为人们常见的出行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在用户终端输入上车点和下车点或定位当前所在位置,发出用车请求,司机可以根据用户订单信息前去接送乘客。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乘客输入的上车点或定位的当前位置可能是建筑物内部、施工地点、禁停路段或其他车辆不能到达的地点。如果这些地点作为用户的上车点,司机常会出现绕路多、不能顺利接送乘客,导致乘客体验差、司机运力成本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车点推荐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车点推荐方法。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车点推荐方法。所述上车点推荐方法包括:获取原始起点以及目的地;基于所述原始起点召回至少一个候选站点;计算各个所述候选站点的相关特征数据,所述候选站点的相关特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特征数据,所述第一特征数据能够反映所述原始起点至该候选站点的步行成本;第二特征数据,所述第二特征数据能够反映在过去预设时间内,以距离所述原始起点预设范围内的位置为出发点的乘客,从该候选站点上车的频次;第三特征数据,所述第三特征数据能够反映该乘客在过去预设时间内从该候选站点上车的频次;以及第四特征数据,所述第四特征数据能够反映司机从该候选站点到所述目的地的车行成本,或者能够综合反映司机从该候选站点到所述目的地的车行成本和乘客从该原始起点至所述候选站点的步行成本;基于所述相关特征数据对各个所述候选站点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得到至少一个推荐上车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与预估步行成本相关;所述预估步行成本基于在过去预设时间内,以距离所述原始起点预设范围内的位置为出发点的乘客从所述出发点该候选站点上车的频次、原始起点与该候选站点之间的预估步行距离以及原始起点与该候选站点之间的几何距离估算得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相关特征数据对各个所述候选站点进行排序的方法包括:分别将各个所述候选站点的特征数据输入经训练的排序模型中,接收所述排序模型输出的各个所述候选站点的排序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原始起点召回至少一个候选站点的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召回距离所述原始起点预设距离范围以内的所有站点,作为所述候选站点;或者将与所述原始起点的距离最近的N个站点,作为所述候选站点,其中N为正整数。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车点推荐系统,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原始起点以及目的地;召回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原始起点召回至少一个候选站点;处理单元,用于计算各个所述候选站点的相关特征数据,所述候选站点的相关特征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特征数据,所述第一特征数据能够反映所述原始起点至该候选站点的步行成本;第二特征数据,所述第二特征数据能够反映在过去预设时间内,以距离所述原始起点预设范围内的位置为出发点的乘客,从该候选站点上车的频次;第三特征数据,所述第三特征数据能够反映该乘客在过去预设时间内从该候选站点上车的频次;以及第四特征数据,所述第四特征数据能够反映司机从该候选站点到所述目的地的车行成本,或者能够综合反映司机从该候选站点到所述目的地的车行成本和乘客从该原始起点至所述候选站点的步行成本;第一排序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相关特征数据对各个所述候选站点进行排序;以及第一推荐单元,用于基于排序结果,得到至少一个推荐上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8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