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a2 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98084.9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4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刘可为;申德振;张振中;李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31/032 | 分类号: | H01L31/032;H01L31/108;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伟 |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a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a2O3紫外探测器,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衬底、Ga2O3薄膜和金属叉指电极,所述Ga2O3薄膜中掺杂有微量锌。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Ga2O3紫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Ga2O3紫外探测器通过Ga2O3薄膜中微量锌元素的掺杂,增加锌替代和锌间隙缺陷,使制备得到的Ga2O3薄膜层具有结晶质量高、不出现分相、吸收截至边陡峭、光响应高以及暗电流恢复快等特点,进而使包含Ga2O3薄膜层的紫外探测器同时具有非常高的响应度和非常短的响应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外探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Ga2O3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外探测技术是继激光和红外探测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型军民两用探测技术,目前在导弹尾焰探测、空间探测、火焰探测以及空间通信等诸多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工作在日盲波段 (200-280nm)的探测器,由于没有太阳紫外线干扰,该种探测器灵敏度大大提高。近年来,宽禁带半导体紫外探测器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工作时不需滤光片以及无需制冷等优点被认为是可以取代真空光电倍增管和Si光电倍增管的第三代紫外探测器。
Ga2O3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其室温下的禁带宽度为4.9eV左右,因其禁带宽度大,吸收边正好位于日盲波段,是天然的制备日盲紫外探测器的材料。但是由于目前基于Ga2O3材料的紫外探测器综合性能还比较低,特别是具有较高响应度的器件的响应时间往往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Ga2O3紫外探测器,本申请提供的Ga2O3紫外探测器具有高的光响应度和非常短的响应时间。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Ga2O3紫外探测器,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衬底、Ga2O3薄膜和金属叉指电极,所述Ga2O3薄膜中掺杂有微量锌。
优选的,所述Ga2O3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以有机镓化合物作为镓源,以高纯氧气作为氧源,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衬底表面进行沉积,降温后得到Ga2O3薄膜;
在Ga2O3薄膜生长的过程中间歇补充有机锌化合物,所述补充有机锌化合物的时间开始于Ga2O3薄膜启动生长之后0.1~6h,结束于Ga2O3薄膜停止生长之前0.1~6h;
所述间歇补充有机锌化合物的具体方式为打开有机锌化合物 10s~600s,关闭10s~600s,反复进行1~1000次。
优选的,所述Ga2O3薄膜的厚度为100~600nm;所述金属叉指电极为金叉指电极,厚度为20~40nm,所述金属叉指电极表面复合有铟粒。
优选的,所述有机镓化合物以高纯氮气作为载气,所述载气的流速为10~40sccm;所述高纯氧气的流速为100~400sccm;所述有机锌化合物以高纯氮气作为载体,所述载体的流速为1~20sc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80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