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壁厚均匀的厚壁管材的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98069.4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5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邓添华;郭伟;谭建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32 | 分类号: | B29C48/32;B29C48/09;B29C48/9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均匀 管材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管材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壁厚均匀的厚壁管材的模具,包括模座、与模座连接的螺旋体和外模体、与螺旋体连接的收缩芯、与收缩芯连接的模芯和设置于模芯外部的口模,螺旋体和收缩芯与外模体之间形成流道,口模和模芯之间形成挤出通道,流道连通至挤出通道,模座上装有驱动模芯转动的驱动机构。通过模芯旋转使得挤出通道内的熔体内壁部分产生环向运动力,通过这样的反向作用力达到破坏熔体下垂而造成熔体堆积的形成条件,进而避免在生产厚壁管材中因为熔体下垂造成的管材上端薄下端厚的问题,提升厚壁管材的良品率和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壁厚均匀的厚壁管材的模具。
背景技术
常规的管材生产用的模具一般包括与模座连接的螺旋体,螺旋体外部设有外模体,还包括模芯和设置于模芯外部的口模。熔体进入螺旋体内,沿着螺旋体的螺旋槽流动后进入口模和模芯之间的通道,最终从通道中流出成型。如申请号为“CN201721019735.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PE中空壁缠绕管成型模具,包括连接段、与连接段连接的底座、与底座连接的螺旋体,螺旋体外部设有外模体,还包括收缩芯,收缩芯与外模体形成通道,收缩芯与模芯连接,模芯外部设有口模。
当采用上述模具生产大规格厚壁管材的时候,熔体较多且堆积一定的厚度,因此在熔体从模具挤出成型时,熔体均存在因自重而发生熔体下垂的问题,导致熔体会堆积模具的下端,引起管材上端薄下端厚的问题,调节非常困难,产生大量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厚壁管材在挤出成型时上端薄下端厚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壁厚均匀的厚壁管材的模具,通过破坏熔体下垂的形成条件,使得模具生产的厚壁管材的壁厚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壁厚均匀的厚壁管材的模具,包括模座、与所述模座连接的螺旋体和外模体、与所述螺旋体连接的收缩芯、与所述收缩芯连接的模芯和设置于所述模芯外部的口模,所述螺旋体和所述收缩芯与所述外模体之间形成流道,所述口模和所述模芯之间形成挤出通道,所述流道连通至所述挤出通道,所述模座上装有驱动所述模芯转动的驱动机构。
熔体由入料口进入外模体及螺旋体进行初步分流,螺旋体将熔体由一股料流均分成多股,沿着流道进行轴向运动,最后经过口模及模芯组成的挤出通道,在挤出通道中成型。由于模芯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旋转,当熔体运行到挤出通道,由于模芯不断在熔体基管内孔进行旋转动作,可以产生连续不断的圆周环向力,连续的圆周环向力将引起熔体内壁部分产生环向运动力,通过这样的反向作用力与熔体的自身重力均衡,达到破坏熔体下垂而造成熔体堆积的形成条件。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模芯连接的传动轴以及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动力源组件,所述动力源组件安装于所述模座。所述动力源组件包括安装于模座上的安装板和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电机。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令模芯转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而不是直接安装在模座上,减缓模座受到的振动,也减少模座上的改装,保持模座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模芯与所述收缩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承能够令模芯与收缩芯之间的转动更加顺畅,而且能确保传动轴的位置稳定。轴承安装于安装板上能减少对模具的加工改装,安装板便于拆卸更换,而模座不便于经常拆卸更换。
优选的,所述模芯设置突出所述口模端面的外延部。由于熔体下垂一般是离开口模及模芯之间的挤出通道才急聚产生,为此模芯打破传统设计中的口模与模芯的端面平整的设计,模芯设置有凸出口模端面的外延部,并通过外延部给予模芯旋转产生的熔体内孔圆周环向力在离开挤出通道后可以得到支撑,改善了熔体离开挤出通道后就直线下坠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外延部的末端与所述口模的端面的距离为所述口模的内径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六。既避免外延部过长,影响管材脱膜,也避免了外延部过短,无法产生支撑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8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