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氧管压力警示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97765.3 | 申请日: | 2020-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4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兵;赵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保来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吕波 |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氧 压力 警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氧管压力警示器,包括警示器本体,所述警示器本体包括输氧管进气口和调节装置,所述输氧管进气口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输氧管进气口、空气管进气口左端与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凸轮轴,所述两个凸轮轴焊接连接,两个凸轮轴的一端开有孔洞,两个凸轮轴的另一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左下端与导管连接,调节装置左上端通过静音泵与螺旋导管连接,所述螺旋导管左端与湿化腔连接,所述导管与湿化腔连接,所述湿化腔顶部安装有警示腔,所述警示腔内侧安装有电极,所述湿化腔内插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安装有警报器,连接杆与电极相应位置安装有电极片,连接杆底端与扇片连接,所述湿化腔中下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开有通孔,所述湿化腔左端与输氧管出气口连接。本发明具有使用便捷高效,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输氧管压力警示器。
背景技术
输氧机一款康复设备及病房护理耗材,主要用于医用中心供氧系统,可供给供医疗单位急救给氧和缺氧病人做氧气吸入,主要用于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供医疗单位急救给氧和缺氧病人作氧气吸入用,氧气吸入器流量精确,使用方便、安全、是医院急诊室、病房、病人给氧治疗的必备器械。
例如,专利号为201710748715.9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辅助治疗呼吸装置,包括氧气管路、控制器、空气管路、连通件以及输氧管,所述氧气管路的一端为氧气入口,所述氧气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氧气入口处的压力;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并与预设压力值进行比对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空气管路的一端为空气入口,所述空气管路上设有接收所述压力信号的涡轮风机,所述涡轮风机用于通过所述空气入口向外部环境抽吸空气,并根据所述压力信号进行调节转速;所述连通件分别与氧气管路、空气管路以及输氧管连通。
使用这种装置虽然可以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涡轮风机的转速,进而控制输氧管中混合气体的流量和压力使其处于所需要的范围内,但该装置的涡轮风机会产生噪音,影响患者休息,同时,该装置在输氧管压力减小时不能起到警示作用,使用不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氧管压力警示器,使用这种输氧管压力警示器可以根据输氧管中的压力自动调节氧气输入管道,不产生影响患者休息的噪音,实用性高,使用这种输氧管压力警示器也可以在输氧管中压力减小时提醒医护人员,安全性高,使用便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氧管压力警示器,包括警示器本体,所述警示器本体包括输氧管进气口和调节装置,所述输氧管进气口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输氧管进气口、空气管进气口左端与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凸轮轴,所述两个凸轮轴焊接连接,两个凸轮轴的一端开有孔洞,两个凸轮轴的另一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左下端与导管连接,调节装置左上端通过静音泵与螺旋导管连接,所述螺旋导管左端与湿化腔连接,所述导管与湿化腔连接,所述湿化腔顶部安装有警示腔,所述警示腔内侧安装有电极,所述湿化腔内插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安装有警报器,连接杆与电极相应位置安装有电极片,连接杆底端与扇片连接,所述湿化腔中下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开有通孔,所述湿化腔左端与输氧管出气口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警示器本体底端开有滑槽,所述滑槽通过滑块与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与伸缩杆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湿化腔顶端与警示腔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警示器本体含有两个静音泵、螺旋导管并关于警示器本体中轴线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保来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保来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