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币存兑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6702.6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6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强;季蕴青;胡路苹;胡玮;黄雅楠;胡传杰;浮晨琪;李蚌蚌;申亚坤;徐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3/16 | 分类号: | G07D3/16;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柳虹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币 兑换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硬币存兑换机,包括第一识别模块、第二识别模块、身份获取模块和存兑换模块。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硬币为已识别硬币或不可识别硬币,将已识别硬币的信息发送给存兑换模块,将不可识别硬币发送给第二识别模块;第二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不可识别硬币,将不可识别硬币中的已识别硬币的信息发送给存兑换模块;身份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将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至存兑换模块;存兑换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账户信息和已识别硬币的信息将等值的金额兑换给用户。采用上述硬币存兑换机,无需用户去银行的柜台将无法识别的硬币进行人工验证,进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硬币存兑换机。
背景技术
硬币由于其便于携带,耐磨损等优点,在小额货币流通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硬币积累到一定数量,不便于携带时,人们会将硬币带到银行将其兑换为纸币。为了降低银行工作人员兑换硬币的工作量,硬币兑换机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节省了硬币投放与回笼过程中银行投入的人力与时间。
硬币兑换机一般在放置于人们需要的地方。例如,小区、公司或商场等地方。人们将硬币投入到硬币兑换机中,硬币兑换机识别硬币的数额后,将等额的纸币兑换给用户。
但是,硬币兑换机经常会出现个别硬币无法识别的情况。例如,无法识别的硬币可能是假币,也可能是受到磨损的真币。当无法识别的硬币为真币时,需要用户去银行的柜台将无法识别的硬币进行人工验证,从而导致用户体验感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硬币存兑换机及控制方法,用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硬币存兑换机,包括:第一识别模块、第二识别模块、身份获取模块和存兑换模块;
所述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硬币为已识别硬币或不可识别硬币,将已识别硬币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存兑换模块,将不可识别硬币发送给所述第二识别模块;
所述第二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不可识别硬币,将识别出的已识别硬币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存兑换模块;
所述身份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账户信息,并将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存兑换模块;
所述存兑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和所述已识别硬币的信息将等值的金额兑换给所述用户。
可选的,所述第二识别模块包括真币识别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历史兑换信息与本次兑换信息,利用贝叶斯模型获得所述不可识别硬币为真币的概率,当所述不可识别硬币为真币的概率大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不可识别硬币判断为真币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识别模块包括面值识别子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真币信息和以下至少一项:重量、材质和大小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得所述不可识别硬币的面值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识别模块,还用于当识别结果为不可识别硬币时,记录所述不可识别硬币在卡槽中的位置;
所述第二识别模块包括业务飘移模块,用于将所述不可识别硬币在卡槽中的位置和所述硬币存兑换机信息发送给银行的后台系统,以便获得所述不可识别硬币的信息时,所述后台系统根据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和所述不可识别硬币的信息将等值的金额兑换给所述用户。
可选的,还包括二维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已识别硬币的信息和所述硬币存兑换机信息生成二维码;
所述身份获取模块,还用于当用户扫描所述二维码时,获取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
可选的,所述存兑换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已识别硬币的信息将等值的纸币兑换给所述用户。
可选的,所述存兑换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已识别硬币的信息将等值的金额充值到所述用户的账户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7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电梯
- 下一篇:一种中空玻璃暖边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