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塑料制品的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垃圾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6157.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2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王振亚;赵楠;蒋小涛;时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一安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75/04;C08K13/04;C08K7/26;C08K3/22;C08K3/26;C08K5/544;C08K3/015;C08K5/00;C08J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李荷香 |
地址: | 451450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塑料制品 料及 制备 方法 垃圾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纳米抗菌剂为组份制备的抗菌塑料制品的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垃圾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材料:纳米银离子溶液30份、水性聚氨酯粘合剂30份、纳米沸石粉溶液50份、有机硅季铵盐溶液30份、纳米氧化锌粉料10份、纳米二氧化钛粉料10份、碳酸钙或轻质钙粉60份、聚乙烯固体母料90份、去离子水50份,具有纳米抗菌剂分布均匀、杀菌效果更好、时效性更好、高稳定性、高抗菌活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菌塑料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纳米抗菌剂为组份制备的抗菌塑料制品的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垃圾桶。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被广泛使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塑料桶、垃圾箱、地铁及公共车辆车辆把手、公共座垫、产品包装、家用电器的塑料外壳、办公家居日用品等,这些塑料制品都容易滋生细菌,或者成为病毒及细菌传播的媒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疾病预防的要求,具有抗菌卫生自洁功能的抗菌材料受到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带有抗菌材料的塑料相关产品逐步被大家重视,尤其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的出现,对各种塑料制品的抗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现有的塑料制品大多没有自抗菌功能,或者抗菌功能不强;这些塑料制品往往成为病毒及细菌传播的介质,严重危害了大家的生活健康。
目前一些抗菌塑料制品开始用于家电、通讯器材、汽车制造等领域,纳米技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纳米抗菌剂由于粒径超细,增加了与细菌的接触面积,可穿透细菌细胞壁进入细胞体内,破坏细胞合成酶的活性,使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而死亡,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将纳米抗菌剂加入到抗菌塑料制品中可以解决目前抗菌塑料制品所面临的问题,抗菌塑料一般由纳米级和微米级的抗菌剂和基础树脂材料构成,如专利公开号CN110272597 A公开了一种抗菌塑料颗粒,各组分按质量份数组成为:聚氯乙烯20-30份,白炭黑10-20份,聚碳酸酯10-20份,聚己内酯10-20份,甲基丙二醇1-10份,纳米二氧化钛1-5份,纳米银1-5份,硅微粉1-5份,颜填料10-15份,偶联剂1-5份,分散剂1-5份,稳定剂1-5份,增塑剂1-5份,抗氧化剂1-5份。该本发明中添加了白炭黑、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硅微粉,采用这种配方制备的塑料颗粒,不易滋生细菌、真菌和病毒,抗菌谱范围广,且持续抗菌。这种抗菌塑料主要通过在普通塑料中添加少量抗菌剂的方法获得;但是在应用时常常发生变色、耐热性差、分散不均、稳定性差等问题,无法正常使用;同时这种相对较为流行的纳米抗菌剂粉料与其他抗菌粉料物质进行制备抗菌母料时,存在着传统纳米银粉料与其他粉料结合不均匀、杀菌能力不突出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纳米抗菌剂分布均匀、杀菌效果更好、时效性更好、高稳定性、高抗菌活性的抗菌塑料制品的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垃圾桶。
本发明的目的时这样实现的:
一种抗菌塑料制品的母料,其特征在于,其成份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材料:纳米银离子溶液30份、水性聚氨酯粘合剂30份、纳米沸石粉溶液50份、有机硅季铵盐溶液30份、纳米氧化锌粉料10份、纳米二氧化钛粉料10份、碳酸钙或轻质钙粉60份、聚乙烯固体母料90份、去离子水50份。
所述纳米银离子溶液的浓度为10000ppm。
所述水性聚氨酯粘合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的固含量35%-50%。
所述纳米沸石粉溶液为20-80纳米的纳米沸石粉溶液,浓度为6000ppm。
所述有机硅季铵盐溶液的浓度为42%。
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粉料是纯度为95%以上20-80纳米的纳米二氧化钛粉料。
所述碳酸钙或轻质钙粉为500-1000目的碳酸钙或轻质钙粉。
一种以抗菌塑料制品的母料制备的抗菌垃圾桶,将所述抗菌塑料制品的母料按照3%的重量百分比加入LDPE塑料制品中,注塑成型后成为抗菌垃圾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一安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一安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6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